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0
秒,为您找到
29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狗胆煎《圣济总录》
…量 上二味一处搅拌,分作两服。煎当归酒调下。功用 清热,止血。主治 妇人经血不止。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圣济总录》:“狗胆煎,配方为狗胆一枚(用汁),铛墨二钱(锅底上灰)。制作方法如下:将上二味,一处搜拌,分作二服,煎当归酒调下。本品具有清热,止血之功效。主治妇人经血不止。”方论选录:《
家庭
常用食补食疗妙方》:“狗胆煎:狗胆1枚(用汁),铛墨(锅底上灰)…
肚痛丸《疮疡经验全书》
…钱,巴豆仁(不去皮油)二钱。用法用量 上为丸,如芥子大。每服三丸,以白汤送下。行利三四次,痛即止。功用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治 肚痛。重要文献摘要 《
家庭
中成药疗法》:“呕吐时作时止,胃纳欠佳,食入难化,饮食稍有不慎即引起呕吐,伴面色苍白,口干不欲食,四肢不温,舌淡,脉细,可选用附子理中丸、良附丸、肚痛丸、虚寒胃痛冲剂等。”《实用消化病诊疗学》:“寒邪内阻…
济生丸
…新编
家庭
用药手册》 肾阳不足,水湿不化所致水肿,消渴,哮喘,眩晕等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济生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新编
家庭
用药手册》。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之功效。主治肾阳不足,水湿不化所致水肿,消渴,哮喘,眩晕等。症见腰痛腿软,全身浮肿或腰以下为桂,动则气喘,肢冷畏寒。下半身欠温,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大便溏。 处方 云苓15两,母丁香8钱,香薷8两,甘草8两,藿香8两,白檀香8两,木瓜1两,…
蚕茧散《中国民间名医偏方》
…止血止渴,解毒疗疮。重要文献摘要 1、《中国膏药药膏糁药全书》:“(蚕茧散)(陈文仲小儿方)《中国药学大辞典》 民国 治痘疮疳蚀脓水不绝。出了蚕蛾茧,以生白矾添满,煅枯为末,擦之甚效。”2、《
家庭
实用验方珍藏》:“蚕茧散治鹅口疮方 蚕茧(去蛹)、珍珠(另煅)、黄连、黄柏、青黛、白芷、冰片、云茯苓、白矾各适量。以上药物珍珠另煅,冰片的一半量混合其他粉碎成颗粒状,用扣锅煅的方法煅存性,使其…
槐芪汤
…》:“槐芪汤,凡口干火盛者,此方主治,槐花、青蒿各一两,生地、紫苏、南薄荷、连翘各七钱,生黄芪、天冬、元参、花粉各五钱,黄柏三钱,头痛加白芷三钱、川芎二钱,水煎服。” 方论选录: 1.《
家庭
偏方、秘方实用手册》:“槐芪汤,凡口渴火盛者,此方主之。槐花、青蒿各一两,生地、紫苏、南薄荷、连翘各七钱,生黄芪、天冬、元参、花粉各五钱,黄柏三钱,头痛加白芷三钱,川芎二钱,水煎服。” 2.《…
鸡粪白散
…上为细散。以水一大盏,露一宿。每用此水一合,调散半钱服之,一日三四次。当下沙石。现代用法:1次1.5g,1日3~4次,水煎,露一宿后,取10ml调服。功用 排石利尿。主治 小儿五六岁石淋,及遗尿。运用 诊断要点:茎中有沙石子不可出。使用注意 忌食辛燥之品。重要文献摘要 《
家庭
养生常识1000例》,“田螺与香瓜相克……与面相克,同食会引起腹痛、呕…
硫黄膏
…玫瑰糠疹,手足癣。 用法用量 涂擦患处。 摘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家庭
治病新书》:硫黄膏 处方 硫黄3钱,樟脑1钱,大枫子油1两。 制法 上研末,调和成膏。 功能主治 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疮疥,瘙痒不绝。 用法用量 外涂之。 摘录 《
家庭
治病新书》 《圣惠》卷三十六:硫黄膏 别名 硫黄散 处方 硫黄1分(细研),白…
调荣汤《仁斋直指方》
…、蒲黄活血祛瘀;血得温则行,故用桂枝、细辛、川白姜温通经络以化瘀血;气停则湿阻,故又以半夏燥湿和胃,白芷辛可散结,又善祛风,温燥寒湿,配之能通络止痛;甘草补中和胃,缓急止痛。诸药配伍,共奏理气活血,温经燥湿,通络止痛之功。重要文献摘要 《名医推荐
家庭
必备名方》:“调荣汤:细辛9g,桂枝9g,莪术9g,赤茯苓9g,延胡索9g,当归9g,川芎9g,白芷9g,槟榔9g,大腹皮9g,炒桑白皮9g…
解毒升麻散
…毒不解,欲变成斑,解毒升麻散方:升麻一两,栀子仁一两,大青一两,黄芩一两,石膏二两,甘草一两(炙微赤,锉)。右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地黄汁半合,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家庭
巧用中成药》:“紫雪丹治过敏性紫癜。用法:每日1次,每次1.5克。同时配服解毒升麻散。”《中医病证治疗常规》:“治热盛迫血紫癜:解毒升麻散(《圣惠方》):升麻、栀子、大黄、黄芩、石膏、甘草。”《中医…
瓠子汤《饮膳正要》
…,以及因水饮停蓄、津液不能上润而引起的口渴、小便不利症。先煮羊肉、草果熬成汤滤净;另将瓠子去瓤及切片与熟羊肉合拌;再将面做成面条,用肉汤煮熟后,放入姜、葱、盐、与瓠子、熟肉合调食之。”《每日学一菜
家庭
营养滋补美味菜谱365》:“止消渴利尿。凡属因水饮停蓄,津液不能上润而引起的口渴,小便不利症,而中气又偏虚者,即可辅食瓠子汤。”《饮膳正要译注》:“瓠子汤性味寒,能治疗消渴,利水道。”《山家清供》:…
1..
«
1
2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