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4 秒,为您找到 231 个相关结果.
  • 加减小柴胡汤《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卷二 疟邪热气内陷变痢,久延时日,脾胃气衰,面浮腹膨,里急肛坠者 加减小柴胡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二。主治疟邪热气内陷变痢,久延时日,脾胃气衰,面浮腹膨,里急肛坠者。 组成 柴胡三钱,黄芩二钱,人参一钱,丹皮一钱,白芍二钱(炒),当归一钱五分(土炒),谷芽一钱五分,山楂一钱五分(炒)。用法用量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主治 疟邪热气内…
  • 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厚朴广皮汤《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卷二 阳明寒湿,舌白腐,肛坠痛,便不爽,不喜食 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厚朴广皮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二。主治阳明寒湿,舌白腐,肛坠痛,便不爽,不喜食。 歌诀 附子理中参术姜,广皮厚朴好商量;坤阳转运兼扶正,行气驱寒加减良。组成 生茅术三钱(9g),人参一钱五分(5g),炮干姜一钱五分(5g),厚朴二钱(6g),广皮一钱五分(5g),生附片(炮黑)一钱五分…
  • 攻温固脉煎《温病坏证》

    …《温病坏证》 温病脉浮洪而散,或沉微而涩,属其腑脏久虚,痰火久郁,正不胜邪,水不胜火,危在一二日者 滋阴养血,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攻温固脉煎,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坏证》。具有滋阴养血,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之功效。主治温病脉浮洪而散,或沉微而涩,属其腑脏久虚,痰火久郁,正不胜邪,水不胜火,危在一二日者。 组成 熟地一两,当归一两,洋参三钱,紫草三钱,泽兰三钱,大黄(酒浸)三钱,芒消三钱,…
  • 宽中降逆汤《温病刍言》

    …《温病刍言》 食滞中焦,脘腹胀满,呃逆嗳气,不思饮食 宣导中焦,理气降逆 宽中降逆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刍言》。具有宣导中焦,理气降逆之功效。主治食滞中焦,脘腹胀满,呃逆嗳气,不思饮食。 组成 莱菔子、焦山楂、麦芽、焦曲各10g,厚朴、酒大黄、枳实各6克。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宣导中焦,理气降逆。主治 食滞中焦,脘腹胀满,呃逆嗳气,不思饮食。方义 …
  • 减味乌梅丸

    处方 半夏、黄连、干姜、吴萸、茯苓、桂枝、白芍、川椒(炒黑)、乌梅。 功能主治 厥明三疟,日久不已,劳则发热,或有痞结,气逆欲呕。 摘录 《温病条辨》卷三
  •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

    处方 生石膏30克 知母12克 元参12克 细生地18克 麦冬18克 功能主治 清气凉血。治太阴温病,气血两燔。 用法用量 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滓再煮200毫升服。 摘录 《温病条辨》卷一
  • 救逆汤

    … 《温病条辨》卷三:救逆汤 处方 炙甘草18克 干地黄18克 生白芍18克 麦冬15克(不去心)阿胶9克 生龙骨12克 生牡蛎24克 功能主治 滋阴潜阳,复脉救逆。治温病误用发散药,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强神昏,汗自出,中无所主者。 用法用量 以水800毫升,煎取640毫升,分三次服。 脉虚大欲散,加人参6克。 摘录 《温病条辨》卷三 《胎产心法》卷中:救逆汤…
  • 人参乌梅汤

    处方 人参 莲子(炒)炙甘草 乌梅 木瓜 山药 功能主治 治久痢伤阴,口渴舌干,微热微咳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若阴液亏甚,脾胃不虚者,去山药、莲子,加生地 麦冬。 摘录 《温病条辨》卷三
  • 五加减正气散

    处方 藿香梗6克 广皮5克 茯苓块9克 厚朴6克 大腹皮5克 谷芽3克 苍术6克 功能主治 治秽湿着里,脘闷便泄。 用法用量 水1升,煎煮至400毫升,日再服。 摘录 《温病条辨》卷二
  • 加减银翘散

    …《温病条辨》 心疟 清热 加减银翘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具有清热之功效。主治心疟。 《温病条辨》卷一:加减银翘散 处方 连翘3克 银花2.4克 元参1.5克 犀角1.5克 麦冬1.5克 竹叶0.9克 制法 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心疟,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煎成去滓,点荷叶汁15~20毫升,日三服。 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