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2 秒,为您找到 203104 个相关结果.
  •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全本)

    电子版序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为医者,所行乃生人之事。是以医不患病多,而患法少,亦不患法少,而患不能顺从天地好生之德。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生天地之间,故岐黄君臣答问,始以恬淡以保天真,继以顺时四气调神,推论阴阳五行,教化顺应天地,以成《素问》。此亦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意,顺天从道,无有极时者也。而后人不解,黄帝哀之属有疾病,...
  • 西医的传入和成长(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6655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西医的传入 近代西方医学发展概述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建立了人体解剖学。这既表明一门古老的学科在新的水平上复活,又标志着医学新征途的开始。 17世纪实验、量度的应用,使生命科学开始步入科学轨道,其标志是哈维发现血液循环。随着实验的兴起,出现了许多科学仪器,显微镜就是其中之一,...
  • 第五十一章 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

    2770 0001-01-01 《医院药学》
    一、新药临床研究的重要性 新药的临床研究十分重要。一方面新药药效的评价,因试验的动物不同有所差异;在动物身上的反应和在人体上的反应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在动物和人体上的毒性反应亦有所不同。Zbindin.G.将药物的副作用分成16大类。他作了一个统计,发现在般动力毒性试验能出现阳性反应的只有5类;在广大指标的毒性试验时出现阳性反应的有9类;在小范围的人体耐...
  • 绪言

    5269 0001-01-01 《临床基础检验学》
    实验医学(laboratorymedicine,laboratry science)在国内习称为医学检验学。它是一门包括多专业的边缘性学科,是临床医学中在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和预防方面必不可少的实用性学科。由于本学科所进行的检查项目的均须在实验室内完成,故又称为实验诊断学。 医学检验学至少包括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临床血液学和临床基检验学...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140例的治疗与随访

    近年,随着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性溃疡(PU)、慢性胃炎(CG)的密切相关性为多数学者所确认以来,临床上关于清除Hp提高PU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报告屡见报道,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无Hp,无溃疡”的新观点,根除Hp已成为目前PU治疗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为进一步评价根除Hp和传统制酸治疗抑或是两种方案合用的确切疗效,我们于1989—12~1993—12,分别使...
  • 四、方剂学的成就

    3142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宋代方书空前之多,方剂理论也日益丰富。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转折点,方书定上由博返约的道路,理论也日益受到重视。使方剂向标准化、规范化前进一大步。 (一)国家组织整理编纂方书 1、《太平圣惠方》,宋太宗敕令王怀隐等人集体编纂,于淳化三年(992年)成书,100卷,是继《千金》、《外台秘要》之后的又一部方书巨著。它载方16834首,以门统方,每门之前以...
  • 四、外科

    3156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外科著作 清代二百余年出现了大量外科类著作,尤其一些外科之专病著作更为丰富。其中出现了多种大型综述性外科巨著,在提高和普及外科医疗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代表性的影响深远者如:《外科大成》4卷,祁坤撰于1665年,三百年间刊行近20次;《御纂医宗金鉴》之《外科心法要旨》(1742)即以此书为蓝本,后者更有不同刊本约30种;《洞天奥旨》(169...
  • 第一节 M,N胆碱受体激动药(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911 0001-01-01 《药理学》
    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是胆碱能神经递质,化学性质不稳定,遇水易分解。由于作用十分广泛,且在体内为胆碱酯酶迅速破坏,故除作为药理学研究的工具药外,无临床实用价值。但如了解其生理、药理作用,将便于学习和掌握胆碱受体激动药和胆碱受体阻断药的药理。 乙酰胆碱和毛果芸香碱的化学结构 【药理作用】 1.M样作用 静脉注射...
  • 理中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寒霍乱泻伤津,亦有口干微渴者。姜术均不可用。寒霍乱亦有因,吐而胃逆生热,服理中丸后更吐者。须知寒霍乱用理中丸,乃正吐正泄时之方。吐泻已止,切莫服用。用则燥热伤阴,必又别出祸事,吐利大伤津液,干姜燥热慎用。 寒霍乱胸腹绞痛者危险。因为木气阻滞,全体空虚,易于气脱也。若胸腹绞痛有木气阻滞而土气又虚寒者,理中丸加加艾叶数分以温木气。人身胆木降则胸不痛。肝木左升,...
  • 第三节 合理使用治疗药物监测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575 0001-01-01 《临床生物化学》
    一、药效学原因 ⒈安全范围狭窄,治疗指数低一些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和最小中毒浓度十分接近,甚可重叠,极易中毒。只有根据TDM检测的血药浓度调整剂量,才能获得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效果。强心甙、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抗躁狂症药锂盐等,都存在这种情况。如普鲁卡因胺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4-10μg/ml,一般超过10μg/ml即可出现低血压及多种严重心律紊乱等毒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