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3 秒,为您找到 591 个相关结果.
  • 金匮要略白话译文

    又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原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共6卷,25篇,载方262首。东汉张仲景(机)著。该书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根据脏腑病机进行辨证。清代徐彬有《金匮要略论注》24卷。《金匮要略》总结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丰富经验,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在中国医学史上有较大影响。
  • 慎斋遗书

    综合类著作。明周慎斋撰。十卷。慎斋名之干,太平(今属安徽)人。临床治验丰富,在医林颇具影响,撰有《周慎斋三书》、《脉法解》等。本书系周氏门人记录整理,成于万历元年(1573)。卷一至卷五论述脏腑阴阳升降及五行亢害承制、望切脉、二十六字元机、用药权衡与药物炮制、古方解、古今名方等; 卷六至卷十分寒热、辨内外伤、九十八种病证的证治,并附以验案或方剂。周氏对《内经...
  • 御纂医宗金鉴

    九十卷。清吴谦等编。吴谦,乾隆年间曾任太医院判,乾隆四年奉敕与刘裕铎主编此书。吴氏认为古医书有法无方,唯《伤寒论》、《金匮要略》始有法有方,而诸注又随文附义,难以传信,便自为删定,书成八九,乃奉敕,便就未成之书加以增续,编成此书。又名《医宗金鉴》。此书为丛书,共十五种,九十卷,约八十二万字。包括《订正伤寒论注》十七卷,《订正金匮要略注》八卷,《删补名医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