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2
秒,为您找到
23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人参泻心散
处方 人参6克 干姜6克 黄连4.5克 黄芩4.5克 枳实3克 生白芍6克 功能主治 治上焦湿热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者。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滓再煮200毫升服。 摘录 《
温病条辨
》卷二
黄连黄芩汤
处方 黄连6克 黄芩6克 郁金4.5克 香豆豉6克 功能主治 清热化浊。治阳明
温病
,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 用法用量 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备注 温热,燥病也;其呕,由于邪热挟秽,扰乱中宫而然,故以黄连、黄芩彻其热,以郁金、香豆豉宣化其秽。 摘录 《
温病
条辨
》卷二
一甲煎
处方 生牡蛎60克(研细) 功能主治 治
温病
下后伤阴,大便溏甚,一日三四次,脉仍数者。 用法用量 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备注
温病
用下法后,当数日不大便,今反溏甚,是下之不得其道,有亡阴之虑。方中牡蛎,既能存阴,又涩大便,且清在里之余热,一物而有三用,对本证极为适宜。 摘录 《
温病
条辨
》卷三
水仙膏
处方 水仙花根不拘多少 制法 上药剥去老赤皮与根须,入石臼捣如膏。 功能主治 治湿毒外肿,一切痈疮。 用法用量 敷肿处,中留一孔出热气,干则易之,以肌肤上生黍米大小黄疮为度。 摘录 《
温病条辨
》卷一
一甲复脉汤
处方 牡蛎30克(碾细)炙甘草18克 干地黄 18克 生白芍18克 麦冬15克(不去心)阿胶9克 功能主治 护阴存津。治
温病
下后,大便溏甚,一日三四次,脉仍数者。 用法用量 上药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 《瘟
病条
辨》卷三
四苓合芩芍汤
…《
温病条辨
》卷二 自利不爽,欲作滞下,腹中拘急,小便短者 宣气利湿,内清积滞 四苓合芩芍汤,中医方剂名。出自《
温病
条辨
》卷二。具有宣气利湿,内清积滞的功效。主治自利不爽,欲作滞下,腹中拘急,小便短者。 处方 苍术6克 猪苓6克 茯苓6克 泽泻6克 白芍6克 黄芩6克 广皮4.5克 厚朴6克 木香3克 功能主治 清热祛湿,行气止痛。治湿热痢疾,下利不爽,腹中拘急,小便短者。现用于急性胃肠…
四加减正气散
处方 藿香梗9克 厚朴6克 茯苓9克 广皮4.5克 草果3克 神曲6克 楂肉15克(炒) 功能主治 化湿和中,行气消滞。治湿温,秽湿着里,邪阻气分,脘闷,舌苔白滑,脉缓。 用法用量 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滓再煮2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 《
温病条辨
》卷二
薏苡竹叶散
处方 薏苡15克 竹叶9克 飞滑石15克 白蔻仁4.5克 连翘9克 茯苓块15克 白通草4.5克 制法 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 辛凉解表,淡渗利湿。治湿温。湿郁经脉,身热疼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日三服。 摘录 《
温病条辨
》卷二
加味清宫汤
…《
温病条辨
》卷二 暑温漫延三焦,邪气久留,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 加味清宫汤,中医方剂名。出自《
温病
条辨
》卷二。主治暑温漫延三焦,邪气久留,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 《
温病
条辨
》卷二:加味清宫汤 处方 元参心9克 莲子心1.5克 竹叶卷心6克 连翘心6克 犀角尖6克(磨冲)连心麦冬9克知母9克 银花6克 功能主治 治暑温蔓延三焦,邪气久留,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 用法用量 水煎…
参茸汤
…《
温病条辨
》卷三 痢久阴阳两伤,少腹肛坠,腰胯脊髀瘦痛,由脏腑伤及奇经 参茸汤,中医方剂名。出自《
温病
条辨
》卷三。主治痢久阴阳两伤,少腹肛坠,腰胯脊髀瘦痛,由脏腑伤及奇经。 处方 人参 鹿茸 附子 当归(炒)茴香 菟丝子 杜仲 功能主治 主痢久阴阳两伤,由脏腑伤及奇经,少腹及肛门下坠,腰胯脊髀凌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
温病
条辨
》卷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
1..
«
1
2
3
4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