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8 秒,为您找到 626 个相关结果.
  • 牡蒿

    …热,劳伤咳嗽,潮热,小儿疳热,疟疾,口疮,疥癣,湿疹。 ①《别录》:"充肌肤,益气,令人暴肥。" ②《纲目》:"擂汁服,治阴肿。" ③《医林纂要》:"治口疮,除疳,去虫匿。" ④《分类草药性》:"治伤寒结胸,热症发狂,补五痨七伤,治痔疮,酒毒,下血。" ⑤《陆川本草》:"驱风发散,解表退热。治感冒身热头痛。" ⑥《江西民间草药》:"小儿食积痞块发热。" ⑦《四川中药志》:"能清血热、肝热,退潮热。…
  • 椿叶

    … 气虚汗多者慎服。化学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等。药理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香椿流浸膏治痢疾效果非常好。相关论述 1、《新修本草》:主洗疮疥,风疽,水煮叶汁用之。2、《生生编》:嫩芽瀹食,消风祛毒。3、《饮片新参》:化暑湿,透热,利水道,消肿。…
  • 桃根

    …切细如箸若钗股以下者一握,以水一大升,煎取一小升,适寒温空腹顿服。后三、五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散,唯眼最后瘥,百日方子复。身黄散后,可时时饮一盏清酒,则眼中易散,不饮则散迟。忌食热面、猪、鱼等肉。(《伤寒类要》) ②治妇人数年月水不通,面色萎黄,唇口青白,腹内成块,肚上筋脉,腿胫或肿:桃树根一斤,牛蒡子根一斤,马鞭草根一斤,牛膝二斤(去苗),蓬蘽根一斤。上药都锉,以水三斗,煎取一斗,去滓,更于净锅中…
  • 大黄

    …、散。外用:研末,水或醋调敷。 复方 ①治伤寒阳明腑证,阳邪入里,肠中有燥屎,腹满痛,谵语,潮热,手足濈然汗出,不恶寒,痞满燥实全见者,,以此汤下之: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二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伤寒论》大承气汤) ②治大便秘结:大黄二两,牵牛头末五钱…
  • 地耳草

    …81例迁延性肝炎及15例慢性肝炎,每次肌注2毫升,每日2次,辅以维生素乙、丙,有效率约70%。田基黄注射液对肝炎的各种症状及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注射处有局部疼痛,无其他明显副作用。 ②治疗伤寒及副伤寒 取干草1~5两切碎,水煎2次,两次煎液合并,分3次口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44例,除3例无效外,其余均有效。体温于1~14天降至正常,平均退热天数为7.2天。虽然效果较氯(合)霉素对照组稍逊…
  • 玳瑁

    …清热,解毒,镇惊。治热病惊狂,中风,谵语,痉厥,小儿惊痫,痈肿疮毒。 ①《食性本草》:"疗心风邪,解烦热。" ②《日华子本草》:"破症结,消痈毒,止惊痫。" ③《纲目》:"解痘毒,镇心神,急惊客忤,伤寒热结,狂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磨汁,1~2钱;或入丸,散。 复方 ①治急风及中恶,不识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两(捣罗为末),安息香五两(用酒煮似糊,用绢滤去滓),朱砂二…
  • 水团花

    …g分别给小鼠腥腔注射,或100g/kg灌胃,均有镇咳作用(氨水引咳法)。醇提物80g/kg小鼠灌胃,有明显祛谈作用(酚红法)[2]。 3.搞菌作用 采用试管们稀法,水团花醇提取物对大肠,绿脓、福氏、伤寒、枯草、蜡样杆菌及八叠、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2]。 4.毒性 水团花醇提取物小鼠灌胃的LD50为332.8±12.1g(生药)/kg[2]。水团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小鼠最大耐受量为400g/kg…
  • 人尿

    …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猪胆、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伤寒论》白通加猪胆汁汤) ⑦治疟疾渴甚:童便和蜜,煎沸顿服。(《简便单方》) 临床应用 ①尿泡蛋预防麻疹 据在流行季节对数千例易感儿童试用观察,服用尿泡蛋后,发病率明显下降,流行趋势显着减弱。有…
  • 木槿根

    …被黄色星状绒毛。种子肾形,背部被黄色长柔毛。花期7-10月。 化学成分 木槿根皮含鞣质、粘液质。 药理作用 根与茎的乙醇浸液(用前配成乳浊液),在试管内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 归经 肺;肾;大肠经 性味 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肿。主肠风;痢疾;肺痈;肠痈;痔疮肿痛;赤白带下;疥癣;肺结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5g…
  • 猪胆汁

    …便灌足)。和煎至汁存二碗半,炒米粉和为丸,每服五钱。(《卫生鸿宝》猪肺丸)相关药品 利肝片、咳宁胶囊、喉症丸、安脑丸、珍黄丸。相关方剂 柴胡清骨散(《古今医鉴》卷五)、白通加猪胆汁汤(《伤寒论》汉•张仲景)、穿肠丸(《圣济总录》卷九十七)、葱蜜膏(《寿世保元》卷九)、疔疮呼脓膏(《顾氏医径》卷六)。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宰杀后,剖腹取出胆囊,取胆汗鲜用或将胆囊挂起晾干,或在半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