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5
秒,为您找到
6732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节纹穴
1034
0001-01-01
《针灸穴位》
节纹,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足大趾跖侧,大趾根与趾部相接之横纹中央取之,左右计2穴。主治足大趾、足背疼痛、癫痫、颈项疼痛、落枕、颈椎病等。直刺0.3-0.5寸。 名称 节纹穴出处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位于足大趾跖侧,大趾根与趾部相接之横纹中央取之,左右计2主治...
八、针灸科
1149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我国针灸历史非常久远,由于冶炼事业的发展,开始有了金属针,是在砥石、砭针基础上形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医缓曾对针灸治疗的宜忌作了一定的论述。秦越人以砭石弹刺奏武王面部痈肿,并和弟子子阳、子豹一起“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治疗虢太子的“尸厥”,获得成功。说明当时是针石并用的,在医学专著中,《灵枢·玉版》说:“其已致脓者,其惟砭石、铍锋之所取也”。《素问·...
足阳明经穴主治
819
0001-01-01
《针灸大成》
足太阴经穴主治 《内经》曰:“脾者,谏议之官,智周出焉。” 脾者,仓禀之本,荣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孤脏以灌四旁。脾主四肢,为胃行津液。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其液涎。 中央生...
灸法
687
0001-01-01
《备急千金要方》
论曰∶ 小儿新生无疾,慎不可逆针灸之,如逆针灸,则忍痛动其五脏,因喜成病。河洛关中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生儿三日,多逆灸以防之,又灸颊以防噤,有噤者舌下脉急,牙车筋急,其土地寒,皆决舌下去血,灸颊以防噤也。吴蜀地温,无此疾也。古方既传之,今人不详南北之殊,便按方而用之,是以多害于小儿也。所以田舍小儿,任其自然皆得,无有夭横也。 小儿惊啼,眠中四肢掣动,变蒸...
三阴交
579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另说:“在内踝上八寸”(《千金要方》):“在内踝上一寸”(《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为胫神经;并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萎,遗尿,疝...
引
1097
0001-01-01
《针灸聚英》
扁鹊有言。疾在腠理。熨 之所及。在血脉。针石之所及。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是针灸故弃针与灸而莫之讲。每遇伤寒热入血室。闪挫诸疾。非药饵所能愈。而必俟夫刺者。则束手无策。自愧技穷。因悟治病犹对垒。攻守奇正。量敌而应者。将之良。针灸药因病而施者。医之良也。思得师指而艰其人。求之远近。以针鸣者。各出编集标幽、玉龙、肘后、流注、神应等书。其于捻针补泻。尚戾越人从卫取...
灸法
589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针灸疗法之一。指用艾绒等药物在穴位上灼烫、熏熨以治病的方法。又称灸焫。灸法治病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久声。”《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具有温阳起陷,行气活血的作用,多用于阳气衰弱,沉寒痼冷等疾患。近代对灸法的应用分类大体为:艾炷灸(着肤灸、间隔灸)、艾条灸、温灸器灸、电热灸、敷药灸(药物发泡灸)等
针灸资生经
1177
2023-11-28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针灸资生经 针灸资生经 宋•王执中(字叔权)著。约成书于1220年。 全书七卷。卷一,总列诸穴,附经穴图四十六幅,并对穴位、取穴法、主治、禁忌等进行了考订。卷二,论述针灸法,如定穴、宜忌等,以灸法为多。卷三至卷七,叙述各种病证的取穴施治。本书是一部因病配穴,罗列详悉,内容丰富的类纂性临床针灸专著。 本书的贡献,首先在于对各穴位的取用方法,进行了精...
维道穴
1917
0001-01-01
《针灸穴位》
维道,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外枢。属足少阳胆经。位于下腹部,髂前上棘内下0.5寸。在髂前上棘前内方,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主治阴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疝气、少腹痛、腰胯痛。直刺或向前下方斜刺1-1.5寸。 名称 维道穴别名 外枢出处 《针灸甲乙经》隶属 ...
1..
«
29
30
31
32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