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626 个相关结果.
  • 白术

    …服十五丸,空心粥饮下,加至二十丸。(《普济方》香术丸) ⑨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七枚,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金匮要赂)枳术汤) ⑩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者: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
  • 红升丹

    … 主要成分为氧化汞(HgO),其中含汞约92.12%,尚含少量二硫化砷(As2S2)。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用红升丹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等7种细菌在培养皿中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发现:7种细菌对红升丹均为高度敏感,红升丹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据测定,红升丹对常见化脓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杀灭效力比杀菌力强的消毒剂石炭…
  • 香薷

    …肿,脚气。 ①《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②孟诜:"去热风,卒转筋,可煮汁顿服。又干末止鼻衄,以水服之。" ③《日华子本草》:"下气,除烦热,疗呕逆冷气。" ④《履巉岩本草》:"截四时伤寒." ⑤《本草衍义补遗》:"治伤暑,利小便。" ⑥《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发汗,温胃,和中。" ⑦汪颖《食物本草》:"夏月煮饮代茶,可无热病,调中温胃;含汁漱口…
  • 救必应

    …应乙素对离体兔耳血管灌流,证明对血管平滑肌有收缩作用。其黄酮甙部分,对豚鼠离体回肠有松弛作用,且能拮抗乙酰胆碱引起的肠痉挛。 ③抗菌作用 煎剂试管内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痢疾(弗氏)、伤寒、绿脓杆菌。 性味 苦,寒。 ①《岭南采药录》:"味苦。"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急慢性肝炎,急性肠…
  • 墓头回

    …制剂,也有一定疗效。 归经 《广西中药志》:"入心、肝二经。" 性味 《广西中药志》:"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治温疟,妇女崩中,赤白带下,跌打损伤。 ①《本草原始》:"治伤寒,温疟。" ②《河南中药手册》:"洗脚,治脚痛。" ③《山西中药志》:"敛肝燥湿,止血。治妇人髋疽,赤白带下。" ④《广西中药志》:"祛瘀,消肿。治跌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 寒水石

    …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复方 ①治五脏六腑积热,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凝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钱,甘草二钱。研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②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逾墙上屋:寒水石、黄连(去须)各等分。上细末,每服二钱,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本事方》鹊石散) ③除热瘫痫: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亦…
  • 冰片

    …去目赤肤翳。" ③《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 ④张元素:"治大肠脱。" ⑤李杲:"治骨痛。" 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热。" ⑦《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 ⑧《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 ⑨《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5~1分。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复方 ①治急中风…
  • 大枣

    … 功能主治 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营卫;和药性。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妇人脏躁;营卫不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1.《注解伤寒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大枣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肾气。十枣汤,益土而胜水。 2.《纲目》:《素问》言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谓治病和药,枣为脾经血分药也。若无故频食,则损齿,贻害多矣。 3.《本草汇…
  • 合成龙脑

    …制作用。 3、其他作用:合成龙脑对中晚期妊娠有引产作用,还有防腐等作用。相关论述 1、《新修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 2、《本草纲目》:疗喉痹、脑痛、鼻瘜、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 3、《医林纂要》:冰片主散郁火,能透骨热,治惊痫、痰迷、喉痹,舌胀、牙痛、耳聋、鼻息、目赤浮翳、痘毒内陷、杀虫、痔疮、催生,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然散而易竭,是…
  • 红茴香根

    …中含有花旗松素,其含量达总黄酮的25%[1],据体外试验,花旗松素对脂氧化酶有较强抑制作用,浓度为1mmol/ L对抑制率84%[2]。 2.抗菌作用 花旗松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3]。 3.毒性 根皮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中抠兴奋作用和外周毒草碱样作用,如使用不当或剂量过大常可致中毒,患者开始出现恶心、呕吐,继而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发绀,最后可惊厥致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