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60
秒,为您找到
32113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葡萄
1500
0001-01-01
《本草百科》
《全国中草药汇编》:葡萄 拼音注音 Pú Tɑo 别名 索索葡萄、草龙珠、葡萄秧 来源 葡萄科葡萄属植物葡萄 Vitis vinifera L.,以果、根、藤 入药。秋季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 果:甘,平。 功能主治 果:解表透疹,利尿,安胎。用于麻疹不透,小便不利,胎动不安。 根、藤...
脾俞穴
1130
0001-01-01
《针灸穴位》
脾俞,经穴名。出自《灵枢·背腧》。别名十一焦之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11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1、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1、12胸神经后支的肌支。主治腹胀、纳呆、呕吐、腹泻、痢疾、便血、水肿、多食善饥、身体消瘦、背痛。斜刺0.5-0.8寸。 名称 ...
《中医伤科按摩学》(全本)
1480
0001-01-01
《中医伤科按摩学》
来源:网络收集与共享 仅供研究之用! 编写说明 本书是根据三年制教学计划及全国中等按摩专业统编教材编审委员会讨论制定的教学大纲编写的。供中医按摩医士专业使用。 《伤科按摩学》是中医按摩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等损伤疾患的一门科学。全书包括总论、伤筋、关节脱位、后遗症、功能锻炼5部分,共计12章、 26节80...
现代针灸与经络研究(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400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 针灸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针灸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五十年代,主要是推广普及针灸学基础知识,办针灸学习班,编写针灸读物和一般性的针灸临床总结时期。第二阶段为六十年代,比较广泛地进行针灸临床及针麻临床研究,并且开展了一般性的针灸治病原理与针麻原理的研究。第三阶段为七十年代,进入了大规模有组织地广泛而深入开展针麻临床和针刺镇...
椎间盘突出
812
0001-01-01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脊柱的椎体被软骨形成的椎间盘分开,每个椎间盘均有坚韧的外层和柔软的内质。人体运动时锥体相互碰撞,椎间盘起着缓解冲撞作用。如果椎间盘退变,例如在外伤或老化后,椎间盘的内质可能透过外层而膨出或破裂(椎间盘突出),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刺激,甚至损伤神经根。 【症状】 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决定了患者感到疼痛的部位、感觉丧失的范围或是否出现下肢无力。神经根被压迫或损...
膏肓俞穴
907
0001-01-01
《针灸穴位》
膏肓俞,经穴名。出自《千金》。别名膏肓。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在肩胛骨脊柱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第4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4、5胸神经后支。主治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盗汗、羸瘦、肩胛痛。斜刺0.5-0.8寸。此穴多用灸法,每次7-15壮,或温灸15-30分钟。 名称...
(拼音D)第七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371
0001-01-01
《中医词典c~d》
痘疮难靥 病证名。即痘疮干浆应收靥而不收靥。痘疮自见点、起胀、灌浆10-13天左右,应收靥结痂。到时而不收靥,为毒气太盛,内外热蒸所致。若失于治疗,则热毒入心,可变为险证。治宜清热败毒,用《证治准绳》犀角散。 痘疮起胀 痘疮见点后已个个隆起,尖圆坚实,形如黄豆、豌豆,属痘疮的正形,称为起胀。《痘科类编释意》:“起胀者,痘勃勃欲长,有起发之势,颗...
第69节 脊髓疾病(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12
0001-01-01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脊髓外伤 当脊髓因意外事故受伤后,受伤脊髓平面以下身体的功能可能完全或部分受损。例如,背部中份脊髓严重损伤,上肢的功能活动可以正常,但下肢却可以出现瘫痪。此外,受伤的部位或该区域的上份可能出现疼痛,特别是在椎体受伤时。 一些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射活动可以保存或在受伤平面以下反射增强。例如,膝反射,用叩诊锤敲击膝关节下方,引起小腿上举。脊髓受伤后,该反射可能...
(拼音Y)第十四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707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药将 指治疗白喉常用药的分类。《白喉忌表抉微》将其分为猛将、正将、次将三类。以分别治白喉之轻、重症。详参各条。 《药鉴》 药学著作。二卷。明·杜文燮撰。刊于1598年。卷一药性总论,首载寒、热、温、平四赋,较之《药性赋》有所增补,次记用药、制方、禁忌、主病、运气等内容;卷二分别论述173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其中对于各药的气...
外科学
4735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西方外科学传入我国及其成长 19世纪中叶,是西医外科学在我国的萌芽起步阶段。各医院主持外科工作者,均为外藉医生,我国医护人员,处于在实践中学习的医徒位置。其后,教会或外国的医学基金会、慈善团体先后在各地创办医学院校。辛亥革命后,我国也相继自行筹建医学校。至20世纪中叶,上述高等医学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不少学识渊博、基础雄厚、出类拔萃的外科学家,...
1..
«
2
3
4
5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