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18224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八、杂病
727
0001-01-01
《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妊娠毒血症性肾病 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或有镜下血尿。光镜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高度肿胀,使毛细血管腔变狭窄。电镜可见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肿胀,内皮下及系膜区沉积物。荧光可见纤维素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颗粒状沉积,可伴有IgG、IgM及C3。 2.放射性肾炎 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及肾衰。光镜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及皱曲,节 段性坏死及硬化。电...
内伤杂病
842
2023-11-28
《名医医案选读》
内伤杂病 内伤杂病 虚人感冒(2•34)(4•68) 内伤发热(3•8)(3•29)(3•45)(4•4) 自汗(2•57) 盗汗(3•60) 黄疸(2•28)(2•54)(4•81)(5•40)(6•37)(6•40) 水肿(3•11)(4•77) 头痛(1•9)(1•31)(2•6)(2•26)(2•51)(3•23)(6•2) 头...
伤寒杂病
731
0001-01-01
《伤寒证治准绳》
海藏王好古曰世之治伤寒有法疗杂病有方是则然矣然犹未也吾谓治伤寒亦有方疗杂病亦有法方即法也岂有异哉要当全识部分经络表里脏腑岂有二哉以其后世才智之不及古也所以分伤寒杂病为二门故有长于此而短于彼者逮夫国家取士分科为七宜乎愈学而愈陋愈专而愈粗也试以伤寒杂症二科论之伤寒从外而之内者法当先治外而后治内杂病从内而之外者法当先治内而后治外至若于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其方法一也亦...
杂病穴道
806
0001-01-01
《针灸神书》
百会在顶中,两耳尖端上,顶心是正穴,二分沿皮向。 风池在耳后,发际陷中透,横针右边左,侧刺左透右。 地仓口角旁,针缝穴道处,针入二分可,灸之加艾炷。 人中生鼻下,穴取五分平,噙水亚珠现,五分穴内明。 睛明目内 ,折分才半是,雀目冷泪流。停针行妙计。 承浆在下唇,点穴要分明,宛中针半寸,手法一般同。 颊车面推下,颊骨陷中迁,沿皮向下取,直透地仓边。...
伤寒杂病论卷第十
666
0001-01-01
《伤寒杂病论》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不可发汗,汗则讝语,烦躁,此属胃不和也,和之则愈。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弦者,不可吐、下,与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八两人参三两黄芩三两甘...
伤寒杂病论卷第六
674
0001-01-01
《伤寒杂病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此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此为不传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
伤寒杂病论卷第五
670
0001-01-01
《伤寒杂病论》
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伤暑肺先受之,肺为气府,暑伤元气,寸口脉弱,口渴,汗出,神昏,气短,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两把 粳米半升 半夏半升(洗) 石膏一斤 人参三两 麦门冬一升 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取米熟,汤成,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发热,汗出,口渴,脉浮而大,名曰中暍,白虎加...
1..
«
2
3
4
5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