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4 秒,为您找到 426 个相关结果.
  • 乌榄叶

    …热,肺热咳嗽,丹毒,疖肿,崩漏。 《中药大辞典》:乌榄叶 拼音注音 Wū Lǎn Yè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橄榄科植物乌榄的叶片。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乌榄"条。 性味 《陆川本草》:"性温,微涩。" 功能主治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癍毒。" ②《陆川本草》:"止血。治子宫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 …
  • 白竻薳

    … 别名 白茨叶(《分类草药性》),白竻花叶(《福建中草药》)。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嫩枝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刺三甲"条。 性味 《本草求原》:"苦辛,微寒。" 功能主治 治痈肿,疗疮,疥癞,创伤,胃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梗:洗螆癞。" ②《本草求原》:"梗:治烂脚,螆疥,消疮。" ③《分类草药性》:"叶:…
  • 假黄麻

    …m.的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台湾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麻疹,热病下利,疥癞疮肿。 拼音注音 Jiǎ Huánɡ Má 别名 假麻区(《生草药性备要》),甜麻(《广州植物志》)。 出处 《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为椴树科植物假黄麻的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路旁、草地、旷地、山坡、林边、田埂。分布江苏、浙江、…
  • 丢了棒

    …。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丢了棒 拼音注音 Diū Le Bànɡ 别名 追风棍、赶风债(《生草药性备要》),赶风柴(《本草求原》),咸鱼头(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白桐树的根、叶。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旷野灌木丛中或疏林下。分布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原形态 …
  • 山猫儿

    …图鉴》),老鼠砒、家鼠草(《福建民间草药》),铰剪王(《陆川本草》),山交剪、天蒜(《广西中药志》),较剪草(《岭南草药志》),山大箭兰、假射干、蛇王修(《广西中草药》)。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山菅兰的全草或根茎。根茎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杂草中。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茎横走,表面…
  • 山莲藕

    …物美丽崖豆藤Millettia speciose Champ的根。具有润肺滋肾,清热止咳的功效。主治肺虚咳嗽。 拼音注音 Shān Lián ǒu 别名 大力牛、大口唇、扮山虎(《生草药性备要》),牛大力、扒山虎(《岭南采药录》),坡莲藕(《陆川本草》),地藕(《南宁市药物志》),血藤、大莲藕(《广西药植名录》),大力薯(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倒吊金钟(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 水流豆

    ….的种子。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杀虫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癣疥,脓疮。 《中药大辞典》:水流豆 拼音注音 Shuǐ Liú Dòu 别名 水流兵(《生草药性备要》),水罗豆、水刀豆(《广东中医》5(12):556,1960)。 出处 《岭南采药录》 来源 为豆科植物水流豆的种子。 生境分布 生于水边潮汐能至之地。分布我国南部。 …
  • 竹节草

    …出血。 《中药大辞典》:竹节草 拼音注音 Zhú Jié Cǎo 别名 竹节菜、翠蝴蝶、翠娥眉、笪竹花、倭青草(《救荒本草》),竹菜、鸭跖草(《岭南采药录》)。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鸭跖草科植物竹筋草的全草。6~7月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阴湿之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原形态 多年生披散草本。茎柔弱,匍匐地面,节上生根,或为半攀援状。…
  • 火秧竻叶

    …筋,跌打瘀肿,乳痈,疔疮。 《中药大辞典》:火秧竻叶 拼音注音 Huǒ Yānɡ Lè Yè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叶片。全年可采。 功能主治 清热化滞,解毒行瘀。治热滞泄泻,痧秽吐泻转筋,疔疮,跌打积瘀。 ①《生草药性备要》:"能去毒,治热滞泻。" ②《本草求原》:"解毒,洗骨痛,焙热治无名肿毒。" ③《岭南采药录》:"治泄泻。跌打积瘀而大小…
  • 鸡骨香

    …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鸡骨香 拼音注音 Jī Gǔ Xiānɡ 别名 山豆根、木沉香(《生草药性备要》),土沉香、驳骨消(《岭南采药录》),滚地龙、黄牛香(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过山香(福建)。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鸡骨香的根。全年均可采挖。剥取根皮,或取全根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多生于山坡、丘陵等干旱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