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57 秒,为您找到 148 个相关结果.
  • 羊蹄

    …)。 本植物还含一种降血糖成分(熔点103~104℃)。 药理作用 羊蹄根酊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将根(品种未鉴定)煎剂与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在试管内直接接触后注入鸡胚,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尿囊液蛋白质可大大降低这一作用。羊蹄根(品种未鉴定)煎剂浓缩后酒精提取物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相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血细胞脱氢酶都有抑制作用(试管中美蓝脱色法),对…
  • 腹水草

    …~9月。果期10月。 野生于山谷阴湿处。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 含甾醇、甘露醇、鞣质、树脂、糖类、无机盐等。 药理作用 ①对日本血吸虫的作用 腹水草(品种未鉴定)体外实验,经40分钟以上可使虫体全部死亡。但对实验性小白鼠、家兔、犬的血吸虫病,连续治疗2个月,未能证明其具有杀灭动物体内血吸虫的作用。 ②对胃肠道及泌尿量的影响 正常人口服腹水草5~10克,1~…
  • 炮姜

    …药长约9m,药隔附属体包裹住花柱;子房3室,无毛,花柱1,柱头近球形。蒴果。种子多数,黑色。花期8月。 性状 性状鉴定: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微辛、辣。 显微鉴定:本品粉末棕褐色。①淀粉粒众多,卵圆形、椭圆形、三角状卵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5-40μm,脐点点状,位于较小端,也有…
  • 大叶香薷

    …疼痛,四时感冒,湿疹搔痒,痔痿下血,滴虫性阴道炎。用法用量 内服:9-15g,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患处或煎水洗。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共分离出37个成分,鉴定出12个;二氢芹酮、香荆芥酚、芹菜脑、莳萝脑、α-香柠檬烯、α-石竹烯、γ-杜松烯、三环倍半萜烯和单环倍半萜烯。药理作用 香荆芥酚与百里香素的药理作用相似,有杀细菌、杀真菌作用;朝激性较强易吸…
  • 龙眼壳

    …播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用点播或条播,按行距20cm开沟播种,每1hm2播种种量750kg左右。播种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当幼苗高度超过25cm时,进行摘顶,促进主干增粗,随时剪除基部分枝,保持主干离地面10-17cm光滑直立,利用嫁接的操作,经过1-2年培育的砧木苗可进行嫁接。春季嫁接4-6月,秋季嫁接以9-10月份较适宜。接穗应从经过鉴定的优良母树上选取。嫁接方法用芽片贴接法或舌接法。春、秋两季…
  • 龙眼树皮

    …发芽率。用点播或条播,按行距20cm开沟播种,每1hm2播种种量750kg左右。播种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当幼苗高度超过25cm时,进行摘顶,促进主干增粗,随时剪除基部分枝,保持主干离地面10-17cm光滑直立,利用嫁接的操作,经过1-2年培育的砧木苗可进行嫁接。春季嫁接4-6月,秋季嫁接以9-10月份较适宜。接穗应从经过鉴定的优良母树上选取。嫁接方法用芽片贴接法或舌接法。春、秋两季均可定植,多采…
  • 刺人参

    …crose)及异油酸(isooleic aicd),壬二酸(azelaic acid),3-羟基十六烷酸(3-hydroxyhexadecanoic acid)等脂肪酸[6]。 要有茎中含按发油,已鉴定有橙花叔醇(nerolidol),香榧醇(torreyol),布藜醇(bulnesos),α-十二碳烯醛(α-dodecenal),3,7,11-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1-醇(3,7,11…
  • 二叶舞鹤草

    …mm。种子卵圆形,种皮黄色,有颗粒状皱纹。花期5-7月,果期8-9月。 化学成分 根含6种皂甙(A、A1、B、B1、C、和D),其A、A1、B、B1属呋甾醇类皂甙,C、D属螺甾醇类皂甙,新近鉴定1种螺甾醇皂甙其结构为:3-O[(2-O-β-吡喃木糖基-3-O-β-吡喃葡萄糖基)-β-吡喃葡萄糖基(1→4)-吡喃葡萄糖基(1→4)-β-吡喃半乳糖基]-(25R)-螺甾-5-烯-3-β-醇-1…
  • 贯众

    …蕨素、三叉蕨素、三叉蕨宁、黄三叉蕨宁、低三叉蕨酚及绵马次酸等。 药理作用 贯众品种较多,药理试验时大多未作鉴定。 ①驱虫作用 粗茎鳞毛蕨,即东北贯众,根称绵马,含粗绵马精49.17%,可作欧绵马的代用品,驱除绦虫。欧绵马能麻痹绦虫,应用历史已很长。国内报告,贯众(品种未经鉴定)在体外对猪蛔有效。粗茎鳞毛蕨还能驱除牛肝蛭。其复方煎剂对牛片形吸虫病及阔吸盘吸虫病有治疗功效。 ②抗病毒作用 上海…
  • 腊梅花

    …热烦渴,头晕,胸闷脘痞,梅核气,咽喉肿痛,百日咳,小儿麻疹,烫火伤。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3-9g。2、外用:浸油涂或滴耳。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化学成分 蜡梅花的挥发油成分,已鉴定31种,计有:乙酸,1,1-二乙氧基乙烷,异戊醇,1,3二氧戊环,双丙酮醇,3-丁烯-2-酮,叶醇,侧柏烯,月桂烯,对聚伞花素,柠檬烯,6-甲基-1-辛醇,苯甲醇,罗勒烯,芳樟醇,氧化芳樟醇,松樟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