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0 秒,为您找到 133327 个相关结果.
  • 二、病因学和诊断学

    1004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病因学由博返约 自唐代至北宋数百年间的医书,论述病因基本上都沿袭《诸病源候论》之说。南宋时期的医家陈无择另辟路径,他对历代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病因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使病因学理论获得了由博返约的发展,打破了数百年来病因学停滞不前的局面,他强调: “然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
  • (拼音H)第一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21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熇熇(hè) 火热炽盛。《素问·疟论》:“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素问·刺疟篇》:“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 齁xx(hōu) 出《普济方》。即齁(鼻合)。详该条。 换睡 出徐润之《最新达生篇》。指怀孕六个月之后,孕妇睡眠须经常转换体位,不宜长时间固定于一侧,以便于胎儿左右舒展和肢体活动。为...
  • 肝肾兼补丸

    412 0001-01-01 《中药方剂》
    处方 熟地、枸杞子、山萸肉、五味、茯神、菊花、生神曲、谷精草、山药。 功能主治 补肝肾。主瞳神散大,左偏头痛先损左目,是焦烦郁勃,阳升化风,却伤血液使然。 摘录 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 附小儿时疫证治

    671 0001-01-01 《幼幼集成》
    吴又可曰∶凡小儿感冒风寒,疟痢等证,人所易知,一染时疫,人所难窥,所以耽误者良多。盖幼科详于痘疹吐泻惊疳,并诸杂证,在伤寒时疫,甚略之,一也。古人称幼稚为哑科,盖不能尽罄所苦以告师,师又安能悉夫问切之义,所以但知其身热,不知其头疼身痛,但知其不思乳食,心胸膨胀,疑其内伤乳食,安知其疫邪传胃也,但见呕吐恶心,口渴下利,以小儿吐泻为常事,又安知其协热下利也,又何...
  • (拼音L)第四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038 0001-01-01 《中医词典k~l~m》
    镏洪 金代医家。号瑞泉野叟,都梁(今属江苏)人,其生平欠详。尝对刘完素之《伤寒心要》加以疏释,以衍其说。后附于《河间六书》之后付梓行世。 瘤赘 病名。指人体所生之赘生物,出《疡科选粹》卷七。即瘤之别称。详见该条。 瘤病 病名。《灵枢·九针论》:“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 ①指痼病、痼疾。瘤者,邪气稽留、成...
  • 第二节 哮病

    573 0001-01-01 《中医内科学》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所引起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哮病是内科常见病证之一,在我国北方更为多见,一般认为本病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左右。中医药对本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方法多样,疗效显着,它不仅可以缓解发作时的症状,而且通过扶正治疗,达到祛除夙根,...
  • (拼音S)第六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897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嗜异 病证名。指病人喜食异物。《寿世保元》:“小儿爱吃泥土,乃脾虚胃热所致,面色青黄,或是虫动。”临床上脾疳、虫积的患儿多有嗜异的症状。 嗜卧欲寐 见但欲寐条。 嗜卧 病证名。出《素问·诊要经终论》。亦见于《马王堆汉墓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灵枢·大惑论》则名之为“多卧”,后世更有多眠、善眠、多寐等名。指在正常生活节奏下,经常困倦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