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4 秒,为您找到 190209 个相关结果.
  • 卷一 第一证 伤寒脉证总论歌

    1009 0001-01-01 《伤寒百证歌》
    大浮数动滑阳脉。阴病见阳生可得。沉涩弦微弱属阴。阳病见阴终死厄。(仲景云。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若弦微。此名阴也。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阴阳交互最难明。轻重斟量当别白。(脉虽有阴阳。须看轻重以分表里。在下文。)轻手脉浮为在表。表实浮而兼有力。但浮无力表中虚。自汗恶风常淅淅。(伤寒先要辨表里虚实。此四者为急。仲景云。浮为在表。沉为在里。然表...
  • 治法大要九问

    问曰.伤寒治法之大要何如.仲景曰.凡伤寒之病.皆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华元化曰.伤寒六...
  • 四、《伤寒杂病论》

    4580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东汉未年张仲景撰,汉末建安间,疫疠流行猖厥,死亡甚重,张仲景在论述自己编撰该书的背景、动机和依据时指出:“余宗族素多,向徐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书撰成未久,即遭战乱而散佚,后经太...
  • 自序

    1278 0001-01-01 《温热暑疫全书》
    医之道难矣哉。凡病伤寒最重。温热尤烈。伤寒仅在一时。温热暑疫。每发三季。为时既久。病者益多。苟不明其源。溯流不得清也。不辨其类。疗治不得当也。则温热暑疫。皆热证也。燎原之下。竟乏清凉一滴。人无今昔。性有异同。神酣往圣。志切琳。俊以一隙微明。静中索照焉。夫上古圣人。首重色脉。以营之未交已交。定人生死。片言已毕。中古圣人。专论谷气盛衰。定人生死。片言已毕。仲景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