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173792 个相关结果.
  • 二、医院药学技术史

    4839 0001-01-01 《医院药学》
    1.医院中药学 我国古代医药不分、师徒相传,行医兼售药。医药分设始于周,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已有正式藏药机构,并设管理医和药的各种官职。对药物的经营,只有私人开设的药铺。汉朝以后,方有公办药房出现“药局”的名称始于魏(公元386~534年)。宋神宗熙宁9年(公元1076年)设立“惠民和剂局”。其为办性质不仅是我国宋以前,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公办药房。明清两...
  • (三)中、西医的不同,莫让病患成为科学的祭品

    4906 0001-01-01 《中医之钥》
    研究是科学进步的动力,但今日医学却利用“科学”之名,把自己也不明白的学理与药物,向大众推销带动了疾病,伤害了患者,今西医的药物与学理皆生于人为的实验室,应名为“研究实验室医学”,而距离人类健康的实际应用,仍有一段很遥远的路,在人为的实验室中,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九或百分之百的正确性,因为实验室中的气候、温度、饮食、无菌室设备,试验的动物……各种条件,一切都是在...
  • 卫生行政系统的确立

    5163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 卫生行政系统的初创 中央卫生机构的演变 我国近代卫生事业的创办,始于1905年清政府于巡警部警保司内设卫生科。卫生科职掌为考核医学堂之设置,考验医生给照,并管理清道、防疫、计划及审定一切卫生、保健章程。巡警部警保司设有卫生科,这是我国政府机关的名称里第一次出现“卫生”一词,即第一次出现专管公共卫生的机构。1906年,预备立宪厘定官制,改巡警部为民...
  • 眼科

    4980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清末民初间,中医事业虽倍受挫折,但中医眼科仍有持续的发展和进步。这主要表现在对中医眼科医籍由博返约的整理和归纳以及中西医眼科汇通的萌生与发展等方面。 一、中医眼科的持续深入发展 近代眼科医家多将重点放在对眼科医理的整理和归纳上,以期达到提纲撮要,由博返约的目的。如《眼科金镜》卷首开篇即以简洁的文字将五轮分属五脏,八廓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及病因学说作了简短、...
  • 三、药事管理简史

    5547 0001-01-01 《医院药学》
    药事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个分支。随着社会经济和药学科学的发展,药事管理也从简单的繁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自人类原始社会对药物采集、保管、使用的简单管理,发展到现代社会对药学事业的系统管理,从经验管理发展为科学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药事管理史是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在生产劳动、同疾病作斗争,逐渐认识到使用药物,从采集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作药用,...
  • 第十六章 医院药品管理

    2614 0001-01-01 《医院药学》
    医院药剂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医院药学科必须根据医疗、科研的实际需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 ■[此处缺少一些内容]■ (三)保管药剂人员要认真执行药政法。对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贵重药品、自费药品,必须按其有关规定严格管理。保管药品库房建筑必须坚固、干燥、...
  • 辽夏金元少数民族医学史(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4871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藏医学 藏医学在公元八世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是密切相关的。从吐蕃王朝的统一,到赤松德赞藏王执政的二百多年间,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政治形势稳定,为藏医学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在后弘期里,佛法大兴。孟加拉高僧阿狄夏除从事讲经外,他也深谙印度古代医学,在西藏亲自传授印度的“医学八支”,对于藏医学的发展起十分明显的影响,他曾编译《头...
  • 一、医院药学体系

    7085 0001-01-01 《医院药学》
    从管理学应用管理的角度上来看,医院药学体系要素包括人的管理(组织人员管理)、事的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物质设备管理和经济管理。其中组织人员管理和住处管理尤为重要。 (一)药学体系 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药、新设备、新技术在医院中的广泛应用,医院药科学各部门除了药物管理、调剂和药检等业务工作外,还要研制新剂型,提高药剂质量,向医生、护...
  • (二)中医的手术、移植外科学之废除

    4758 0001-01-01 《中医之钥》
    内经灵枢,素问与难经对人体经络脏象,受病幽微皆有详阐,至于解剖学的研究与实用,灵枢经载有:“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循切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气多血,与其皆多气血,与其皆少气血,皆有大数。”方技传,华佗书有:“若病发结实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