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9
秒,为您找到
13332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肩背痛
1065
2023-11-28
《中医内科学》
肩背痛 肩背痛 肩背痛,指肩关节连及肩胛疼痛而言。凡以肩关节疼痛为主要病证,且连及其周围的肌肉筋脉,一般上不过肩胛,下不及臂者为肩背痛。病久疼痛较重者,可影响上臂活动,举臂时疼痛增剧,甚或臂不能举,不能外展内旋。临床须注意与其他部位有病,累及肩背者鉴别。 古人对背痛连及一侧肩胛者,亦称为肩背痛;而肩痛连及上臂者,称为肩臂痛;上臂痛连及肘手者,称为臂...
(二)证候
1454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二)证候 (二)证候 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 《素问•痿论》 [讲解] 本文论述引起肺热叶焦的原因。 “失亡”,指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所求不得”,指思虑太过。“肺鸣”,肺属金,金不平则鸣,指凡肺气上逆,所致喘息有音之证。“肺热叶焦”,即肺中有热,津液灼伤,肺叶焦枯。由于情志不舒,思虑太过,致气郁化火,火热灼伤肺津...
辽夏金元药物学和方剂学(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5474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药物学 与宋代明显不同,辽夏金元时期药物学著作的撰著者大多不是医官儒臣,而是临床医生。他们根据临床实际和用药需要,进行药性理论的总结和探讨,试图找出一条以简驭繁、由博返约的途径。 (一)对药性理论的探讨总结 1、药物归经学说的初步确定: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位(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金元时期归经学说逐渐确立。成为药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结
1611
2023-11-28
《温病条辨讲解》
小结 小结 一、本篇首先就温病进行了临床分类,把温病分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九种,并在湿温条下附载了寒湿。同时,以其挟湿、不挟湿又把温病分为温热与湿热两大类,其中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以及秋燥(温燥,即燥之复气)等属于温热类;暑温、湿温、温疟属于湿热类。 二、本篇明确地指出了温病的传变及病位、病性。认为“凡病温...
(三)五气致病的特点
1269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三)五气致病的特点 (三)五气致病的特点 风胜则动(1),热胜则肿(2),燥胜则干(3)寒胜则浮(4),湿胜则濡泻(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讲解〕 本文论述风、热、燥、寒、湿五种邪气致病的特点。 (1)“动”,指肢体动摇、震颤、抽搐一类病证。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风气通于肝,肝主全身之筋膜,主管肌肉、关节运动。风邪伤人,扰...
第一节 作者吴瑭生平及学术思想简介
3114
2023-11-28
《温病条辨讲解》
第一节 作者吴瑭生平及学术思想简介 第一节 作者吴瑭生平及学术思想简介 一、吴瑭生平 吴瑭,字配珩,号鞠通,江苏淮阴人。其生卒年代,一般有两说:一说1736年—1820年(《中国医学人名志》、《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等),即清乾隆、嘉庆之间;一说1758年—1836年,即乾隆、道光之间。根据吴氏著述及多篇序文推算,以后说为可靠。吴氏曾有“丁...
(拼音R)第五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270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热汗 证名。即阳汗。见《景岳全书·杂证谟》。详阳汗条。 热膈 病名。五膈之一。《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热鬲之为病,藏有热气,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骨烦四支重,唇口干燥,身体头面手足或热,腰背皆疼痛,胸痹引背,食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气及癖也。”参见五膈条。 热格 热邪阻格。《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甚则心痛热格...
(拼音Y)第五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5412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幼幼新书》 儿科著作。四十卷。宋·刘昉撰。刊于1132年。本书整理汇集了宋以前有关儿科学的成就,是一部儿科集大成之作。卷一-三为综述部分,包括求子、方书叙例、小儿调理、用药及诊法;卷四-五为初生儿的保育及诊治;卷六为先天疾病;卷七-十二论蒸忤,鬾、啼、惊、痫;卷十三-十七论风寒时气、咳、疟诸病;卷十八为斑疹麻痘;卷十九-二十二为热痰、汗、疸、寒逆、症积...
(拼音L)第七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3833
0001-01-01
《中医词典k~l~m》
连珠发 病名。背部多发性痈肿之如连珠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发背之因症见多处肿焮,如念珠之相连贯者,故名。病因多由荣血火毒蕴结所致。《外科大成》卷二有:“连珠发,连肿三、五块,形若贯珠”。由于该病多伴发百节疼痛,小腹胀满,小便短赤,阴囊肿胀等,古代外科学家有谓其“由酒色过度所致”者。为并发泌尿系症状之发背。初起宜内服神授卫生汤之类加利尿之剂。证治参见...
1..
«
3
4
5
6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