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5
秒,为您找到
249940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二、医院药学技术史
4768
0001-01-01
《医院药学》
1.医院中药学 我国古代医药不分、师徒相传,行医兼售药。医药分设始于周,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已有正式藏药机构,并设管理医和药的各种官职。对药物的经营,只有私人开设的药铺。汉朝以后,方有公办药房出现“药局”的名称始于魏(公元386~534年)。宋神宗熙宁9年(公元1076年)设立“惠民和剂局”。其为办性质不仅是我国宋以前,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公办药房。明清两...
六、金元医学争鸣创新的评价
3499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金元时期诸医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其突出的创新成就,对明、清乃至今日中医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一)金元医学争鸣兴盛的原因: “金元医学”在短短一百多年间,从诞生、成长到发展,始终贯穿着“开拓”、“创新”、“争鸣”这样一种新的医学风尚,使以刘完素、张元素、张子和、李杲、朱震亨等为代表的金元医家,都能形成理论上各有建树,实践中互有补充的发展...
外科学
5030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西方外科学传入我国及其成长 19世纪中叶,是西医外科学在我国的萌芽起步阶段。各医院主持外科工作者,均为外藉医生,我国医护人员,处于在实践中学习的医徒位置。其后,教会或外国的医学基金会、慈善团体先后在各地创办医学院校。辛亥革命后,我国也相继自行筹建医学校。至20世纪中叶,上述高等医学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不少学识渊博、基础雄厚、出类拔萃的外科学家,...
二、医院急诊室
2633
0001-01-01
《急诊医学》
这是与院前急救联系最密切的部分。是医院急诊工作的前哨。从某种意义讲,它是医院的“缩影”。随着急诊医学已成为独立的专科,它的组织和任务也有了新的含义和形式。 (一)组织结构急诊医学是一个跨学科专业,急诊室是进行急诊医学实践的场所。一个临床医师如缺乏急诊工作的训练,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完善的临床医师。因此在任何时候,急诊室内均需有各专科轮流派来的医师值班工作。另一...
第十章 中医药学在医疗上的优势
3182
2023-11-28
《中医医学概念》
第十章 中医药学在医疗上的优势 第十章 中医药学在医疗上的优势 第十章 中医药学在医疗上的优势 【自学时数】 2 学时 【目的要求】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中医药学。 2.引导学员充分认识到: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认证、选方、用药的基本技能,辨证论治的水平三者与提高临床疗效的关系。 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事实...
一、中医药发展
6283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中医教育 台湾中医界为争取举办高等中医教育,先后与日本殖民统治者、民国政府等进行了六十多年的抗争与申请,终于1958年得到批准。1958年在台中市正式开学。七十年代末,“台湾都市与乡镇居民之医疗保健行为研究”,发现都市家庭有60%曾看过中医,乡镇居民家庭有70%看过中医;中医的补方、补品、针灸、单秘验方及中成药,更是极为流行,或与西医疗法合并使用,这...
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
2740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汇通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初西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890年李鸿章在为《万国药方》作序时提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他提出“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的主张。 西洋医学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中医界的普遍重视。一些中医界的人士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和学派,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钝...
明代医学
3285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比较稳定,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王朝,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推动着对外交流、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医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君主专制的加强:朱元璋建立全国统一政权后,鉴于元朝灭亡的教训,竭力加强中央专制集权制。重视争取团结忠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为了造就它所需要的人才,1370年,采用刘基建议,设...
病理学
6255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近代病理学科的奠基 据记载,自1901年到1916年间,我国医学院校,先后开设了病理学课程。1912年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在部令第25号中公布了“医学专门学校规程令”十条,规定医学专门学校的课程为48门,其中包括有病理学及病理解剖学。最先设立病理学教学组织的应推北京协和医学院,其于1920年即已建立了病理学系,美籍教授米尔斯(MillsRG.)为第一任...
二六、中医、中药要如何复兴呢?
4123
0001-01-01
《中医之钥》
答:今日在提倡科学中药之际,有百分之八十~九十的病患会说:医生,拿汤药就好! 不要拿药粉(即所谓的科学中药)。问:为什么?答:电视、报纸都在说:中药都在掺西药,所以不要拿药粉。一百个病患有两三个如此说,我们可以一笑置之,若是一百个有八、九十个病患都是如此说,身为一个中医师,每个病患都要费尽唇舌说明,你的心理会有如何感受? 民国以来,中医、中药被某些人刻意...
1..
«
3
4
5
6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