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4 秒,为您找到 175642 个相关结果.
  • 伴星穴

    1312 0001-01-01 《针灸穴位》
    伴星,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经外奇穴治疗决》。别名侠上星。位于头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上星)再旁开3寸处。皮肤有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分布,枕额肌的额腹受面神经的颞支支配。主治偏头痛、眩晕、癫痫、鼻息肉。平刺0.3-0.5寸。 名称 伴星穴别名 侠上星出处 《针灸经外奇穴治疗决》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位于...
  • 肋头穴

    1211 0001-01-01 《针灸穴位》
    肋头,经外奇穴名。见于《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胸部两侧,在第10肋骨的前端,腹哀穴与章门穴联线之中点取之,左右计2穴。主治少腹坚大如盘、胸中胀、食不消、妇人瘦瘠、癫痫、瘫痪、胸膜炎、肾炎、腹膜炎、肠炎、高血压等。斜刺0.3-0.5寸。 名称 肋头穴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胸部两侧,在第10肋...
  • 内踝前下穴

    1612 0001-01-01 《针灸穴位》
    内踝前下,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集成》。别名内踝前。位于内踝下缘中点向前1横指处,即足太阳脾经商丘穴微上方,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主治反胃、吐食、呕逆、胃脘痛、胃寒等。灸3-7壮。 名称 内踝前下穴别名 内踝前出处 《针灸集成》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内踝下缘中点向前1横指处,即足...
  • 内阳池穴

    1627 0001-01-01 《针灸穴位》
    内阳池,经外奇穴名。出自《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前臂屈侧正中线,腕横纹上1寸,即心包经大陵穴上1寸处,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的分支,深层在有正中神经,在前臂骨间膜的前方有骨间前神经。主治口疮、口腔炎、咽喉痛、鹅掌风、小儿惊风等。为糖尿病专用穴反射点。直刺0.5-1寸。 名称 内阳池...
  • 十王穴

    1489 0001-01-01 《针灸穴位》
    十王,经外奇穴名。出自《肘后备急方》。位于手十指背部,沿爪甲正中点向皮肤移行0.1寸处,一侧5穴,左右计10穴。布有桡神经浅支的第1、2指背神经及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及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分支。主治昏迷、猝死、高热中暑、小儿惊厥、霍乱、感冒等。斜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名称 十王穴出处 《肘后备急方》隶属 ...
  • 大指甲根穴

    1434 0001-01-01 《针灸穴位》
    大指甲根,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集成》。大指甲根别名排行三针、三商。位于拇指背侧,沿爪甲根中点向皮肤部0.1寸一穴,两侧爪甲角外约0.1寸两穴,左右计6穴。布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和桡神经浅支的第1、2指背神经。主治咽喉肿痛闭塞水粒不下、双蛾、流行性感冒、口颊炎、喉头炎、耳下腺炎、脑充血。直刺0.1-0.2寸。 名称 大指甲...
  • 亭头穴

    1039 0001-01-01 《针灸穴位》
    亭头穴,经外奇穴名。出自《经外奇穴汇编》。位于腹下部正中线,脐下4.5寸,左右各旁开0.5寸处取穴,左右共2穴。浅层布有髂腹下神经前皮支,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腹壁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和第11、12胸神经前支的分支。主治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痛经、赤白带、泌尿系感染。直刺0.5-1.2寸。 名称 亭头穴出处 《经外奇穴汇编》...
  • 脊三穴

    1303 0001-01-01 《针灸穴位》
    脊三,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后正中线,当哑门下1寸处一穴(一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下1寸处一穴,即哑门穴下1.5寸处),第1胸椎棘突下方(陶道)及第5腰椎棘突下方凹陷处各一穴,共3穴。最上一穴分布有第2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中间一穴分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最下一穴分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主治腰酸背楚、痉病、脊髓膜炎、腰背神经痛等...
  • 上都穴

    1304 0001-01-01 《针灸穴位》
    上都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奇效良方》。位于手背侧,第2、3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正中神经的指背神经,手背静脉网,深层有指背动、静脉。主治手臂红肿、热病头痛、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斜刺或直刺0.1-0.3寸。 名称 上都穴出处 《奇效良方》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位于手背侧,第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