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3
秒,为您找到
399313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经
证
846
0001-01-01
《中医名词词典》
经
证和腑证是六
经
辨证中某一
经
证候的进一步分类。
经
脉都内联脏腑,当病邪侵扰
经
脉之气而末聚结于腑时的症状,称为“
经
证”;若结于腑的称为“腑证”。临床上
经
证,腑证一般指三阳
经
疾病而言。
经
证和腑证的划分,是后世(伤寒论)注家所立的名称。如太阳病的恶寒、头痛,发热;阳明病的身壮热、烦渴、自汗;少阳病的寒热往来、心胸烦闷等,称为“
经
证”。
过
经
670
0001-01-01
《中医名词词典》
指伤寒病在病程中由一
经
的证候转入另一
经
的证候。如太阳病“过
经
”,出现少阳病的证候.就表明这时患者的太阳表证已
经
解除。过了传
经
的日期。假如太阳病过了七天(伤寒传
经
以七天为一候)以上,就称为“过
经
”。
激
经
665
0001-01-01
《中医名词词典》
又叫“盛胎”或“胎垢”。指怀孕以后,月
经
仍按月来潮,而对孕妇、胎儿并无明显损害者,也属生理现象,待胎儿壮大而可自止。
过
经
658
0001-01-01
《中医词典e~f~g》
①指传
经
病邪由一
经
传入另一
经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
经
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又:“太阳病,过
经
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又指太阳病过期不解。以伤寒通常为七日传一
经
,若太阳病
经
过七日以上不解,称为过
经
不解。亦有以至十三日不解者为过
经
。参见伤寒、六
经
病、传
经
等条。 ②指过了传
经
的日期。伤寒传
经
...
逆
经
856
0001-01-01
《中医词典n~o~p~q》
病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卷四十六。亦名
经
从上逆、
经
从口鼻出、
经
行吐衄、倒
经
等。是指行
经
期间或行
经
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口鼻出血。多因肝郁化火,
经
期冲脉气盛血动,血随气火上逆;若阴虚肺热,热伤肺络,血随冲脉之气上逆所致。如口鼻周期性出血发生在
经
前或行
经
期间,属迫血上行之实热证,治宜泻热凉血。
方
用三黄四物汤、顺
经
汤等。
经
后口鼻出血者,属血虚,为阴虚虚热内扰之...
《龙虎
经
》
643
0001-01-01
《中医词典k~l~m》
书名。撰者不详。宋·王道为之注疏。全书共三十三卷。内容专论炼丹。
肾
经
662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①足少阴肾
经
简称。见该条。 ②推拿穴位名。又名肾、肾水。位于小指远端指骨的腹面。见《小儿推拿
方
脉活婴秘旨全书》,现一般以此为准。或指位于腕部尺侧。见《幼科推拿秘书》。或指男位于小指中段指骨的腹面,女位于小指远端指骨的腹面。见《小儿按摩
经
》。或指后溪穴。常用推法,能清脏腑之热,治小便热涩,大便秘结等。参见五
经
条。
盛
经
652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①气血充盛的
经
脉。如冲脉、胃
经
等。《素问·调
经
论》:“血有余,则泻其盛
经
出其血。” ②浮现于皮肤分肉之间的络脉。《素问·水热穴论》:“故取盛
经
分腠。”
激
经
674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妇科名词。出《脉
经
》卷九,亦名垢胎、盛胎、妊娠
经
来、胎前漏红、老鼠胎。指怀孕后仍按月行
经
,并无其他症状,又无损于胎儿,待胎儿渐长,其
经
自停,谓之激
经
。
1..
«
3
4
5
6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