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9 秒,为您找到 10552 个相关结果.
  • 伏梁丸《外科精义》卷下

    …》卷下引《养生必用》 ①《外科精义》引《养生必用》:环脐肿痛,肠胃疮疽。②《三因》:心之积,起于脐下,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已,病烦心,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其脉沉而芤 伏梁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精义》卷下引《养生必用》。主治①《外科精义》引《养生必用》:环脐肿痛,肠胃疮疽。②《三因》:心之积,起于脐下,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已,病烦心,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其脉沉而芤。 组成 …
  • 黄芩葛根汤

    《中草药的养生智慧》 胸脘烦热、口干口渴、气喘汗出等症 黄芩葛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中草药的养生智慧》。主治胸脘烦热、口干口渴、气喘汗出等症。 组成 葛根15克,黄芩、黄连各9克,炙甘草6克。用法用量 将以上药物放入砂锅中,水煎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l剂,分2次温服。主治 胸脘烦热、口干口渴、气喘汗出等症。
  • 姜枣红糖汤

    …疗与养生》 妇女寒湿凝滞型及气血两虚型痛经症 温中逐寒,养血温经 姜枣红糖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食疗与养生》。具有温中逐寒,养血温经之功效。主治妇女寒湿凝滞型及气血两虚型痛经症。症见经期延后、经血色暗红而量少、小腹冷痛且得热稍减、肢冷恶寒、面色青白、苔薄白、脉沉迟紧。 处方 干姜 大枣 红糖各30克 制法 将大枣去核洗净,干姜洗净切片,加红糖同煎汤服。 功能主治 补脾胃,温中益…
  • 花苁蓉丸《外台》

    养生保健金典》:“隋代名医甄立言在共著作《古今录验方》中首先提出了消渴病有三,并拟定花从蓉丸: 苁蓉、泽泻、五味子、巴戟天、地骨皮、磁石、人参 赤石脂,正子、龙骨、牡蛎、生地、禹余粮、桑螵蛸、枯萎、甘草之药方。体现了补肾固精、益气温阳、滋阴请热治法,也是当今临床治疗糖尿病所常用。所涉及的许多药物本身就有较好的降糖作用。”《传统医药与人类健康》:“益气健脾,补肾填精。《古今录验》花苁蓉丸。”《中医学…
  • 除风散《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物昏花等症。脾肾不足所致为辨证要点。2、临床用于老年人体弱,视力模糊、衰老者。 重要文献摘要 1、《中医美容技术》:“神仙延年除风散(《圣济总录》):补脾肺肾.祛风防疾.延年悦色。”2、《针灸美容美形大全》:“此方补肺、脾、肾,延年驻颜,且祛风燥湿,可防治风湿之邪侵袭所致皮肤疾患,祛除皮肤之粗糙脱屑,使保持或恢复光泽。”3、《滋补养生实用方》:“本方可用于素体五脏不足,证见食欲不振,疲乏…
  • 还少丹

    …以茯苓、山药、远志、菖蒲、大枣补益心脾。临床应用以腰酸膝软、耳鸣目暗、健忘为辨证要点。偏阴虚,加生地、元参、天麦冬;偏血虚,加当归、白芍、首乌;脾胃不健,加人参、白术、谷芽、麦芽。 现代研究 临床研究表明,还少丹亦可用于糖尿病性腹泻、虚劳、睾酮部分缺乏症等。实验研究证实,还少丹可防治脑细胞损伤,促进细胞的再生与修复,对脑缺血引起的记忆障碍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方歌 还少丹中熟地杞,苁…
  • 益肾壮骨汤

    …治病亦养生》 益肾壮骨,养血生髓 益肾壮骨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当归治病亦养生》。具有益肾壮骨,养血生髓之功效。 处方 鹿角霜15克,熟地20克,锁阳1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片子姜黄10克,黄明胶10克,骨碎补30克,香附10克。 功能主治 益肾壮骨舒筋通络。主经脉阻滞,肾气虚损,骨骼气血濡养不足。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詹经山方 …
  • 黄连阿胶丸《幼幼新书》

    …卷二十九引《养生必用》 热痢下重,脓血疼痛,腹中痛不可忍 清热滋阴 黄连阿胶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养生必用》。具有清热滋阴之功效。主治热痢下重,脓血疼痛,腹中痛不可忍。 组成 黄连(去须)45克,白茯苓、白芍、阿胶(杵碎,慢火炒如珠子白色,别杵为细末)各15克。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斟酌米醋多少,熬胶得所,和匀,入臼杵万下,众手为丸,如绿豆大。每服自二十丸…
  • 返本丸《本草纲目》

    …五脏俱虚,但以调和心肾为主,兼补脾胃,则饮食进,而精神气血自生。调和心肾,虚中有热者,古庵心肾丸;虚中有寒者,究源心肾丸;不受峻补者,归茸丸、瑞莲丸、冷补丸;兼补脾胃,二神交济丹、还少丹、天真丸、返本丸。”7、《中医名家养生智慧》:“以人参、生姜、蜜组成‘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方’,可治疗脾胃气虚证:以黄牛肉、山药、白莲子、小茴香等组成的‘返本丸’有补益诸虚不足的作用。另一方面,肝肾功能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 地黄人参丸

    …养血 地黄人参丸,中医方剂名。具有滋阴补精,益气养血之功效。症见气血两虚。 组成 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人参各30克。用法用量 上5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腹温酒盐汤送下。功用 滋阴补精,益气养血。运用 诊断要点:气血两虚。重要文献摘要 《人参治病亦养生》:“地黄人参丸,滋阴补精,益气养血。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