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0 秒,为您找到 190209 个相关结果.
  • 卷四 热论篇第三十一

    795 0001-01-01 《素问识》
    马云:首言热病者皆伤寒之类。故即以热论名篇。 今夫热病  甲乙。外台。无今字。 伤寒之类也  张云:伤寒者。中阴寒杀厉之气也。寒盛于冬。中而即病者。是为伤寒。其不即病者。至春则名为温病。至夏则名为暑病。然有四时不正之气。随感随发者。亦曰伤寒。寒邪束于肌表。则玄府闭。阳气不散越。乃郁而为热。故凡系外感发热者。皆伤寒之类。马云:水热穴论。帝问。人伤于寒。而传...
  • 卷上 六经正义第二

    882 0001-01-01 《伤寒法祖》
    按仲景自序云。虽未能尽愈诸病。其留心诸病可知。故于诸病之表里阴阳。分为六经。令各得所司。清理脉症之异同。寒热之虚实。使治病者。只在六经中下手。行汗吐下和解温补等法。而无失也。夫一身之病。俱受六经范围者。犹周礼分六官而百职举。司天分六气而万物成耳。伤寒不过六经中一症。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妄引内经热病论。作序例以冠仲景之书。而混其六经之...
  • 辩误汗吐下火灸温针逆病脉证并治法(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327 0001-01-01 《伤寒论辩证广注》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牡蛎(五两熬)龙骨(四两)大枣(十二枚擘)蜀漆(三两洗去腥)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成注云。与桂枝汤以解未尽之表邪。去芍药。以芍药益阴非亡阳所宜也。火邪错逆。加蜀漆之辛以散之。阳气亡脱。加龙骨牡蛎之涩以固之。本草云。涩可去脱。龙...
  • 卷第十一

    762 0001-01-01 《类证活人书》
    此一卷。首论咳逆。伤寒咳逆。此证极恶。仲景经中不载。孙真人云。咳逆遍寻方论。无此名称。深穷其状。咳逆者。哕逆之名。盖古人以咳逆为哕耳。大抵咳逆者。古人所谓哕是也。 者。今人所谓干呕是也。 (八十七)问咳逆 咳逆者。仲景所谓哕者是也(乙芮切。逆气)哕、胃寒所生。伤寒本虚。攻其热必哕。又云。伤寒大吐下之极虚。复发汗者。其人外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