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204929 个相关结果.
  • 一、 中医理论各专题内容的探讨

    5341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 阴阳学说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医界对阴阳学说的渊源、基本内容、性质、作用与地位等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研究。 例如任应秋在《阴阳五行》一书中,提出了阴阳学说“两体合一”、“动静升降”、“始终嗣续”、“两极反复”四大规律,以阐明阴阳的奥义。在各种中医理论的教材和专著中,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被归纳为:自然界一切事物均可被分为阴阳两大类,是万事万物的根本。...
  • 三、卫生保健

    1801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清代前中期,人们对环境污染,蝇鼠虫害及其与传染病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正确认识,并采取了一些环境卫生措施。养生保健在继承前代成就基础上,着重于养生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养生对象尤其重视老年人。 当时,人们对水源污染和传染病发生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王孟英认识到人烟稠密的地区容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在论及预防措施时,科学的要求:“平日宜疏浚河道,毋使积污,或广凿井泉...
  • (拼音K)第四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3055 0001-01-01 《中医词典k~l~m》
    口香 病状名。指病人自觉口香。可见于消渴病重证。 口咸 证名。肾液上泛而口内有咸味。《医学正传·口病》:“肾热则口咸。”《张氏医通》卷七:“口咸,肾液上乘也,六味地黄丸加五味、乌鲗骨。”《奇效良方·口舌门》谓有因寒而致口咸者。属虚寒者,用附桂八味丸加五味子,属肾热者,用滋肾丸。 口下黄肥疮 病证名。指小儿流涎,口下肥烂而有黄汁渗出者。...
  • (拼音Z)第十二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668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郑汝炜 明代外科医家。字明甫。祖籍宛陵(今安徽宣城),迁居武进(今属江苏)。精医术,尤长外科。尝任太医院医官,后隐居民间,前后行医六十年,活人甚众。着《外科宗要》二卷,子文起续纂行世,今佚。卒年八十。孙泽山亦承其业。 郑汝明 南宋人。嘉定元年(1208年),集唐代时贤《胎前十八论》、宋郭稽中《产后二十一论》,附以孙思邈等有关论说,编成《胎产真经...
  • 六、华佗

    2712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曹操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昌作自已的侍医。曹操常犯头风眩晕病,经华佗针刺治疗而痊愈。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