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8 秒,为您找到 626 个相关结果.
  • 山药

    …:"山药入药,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子剐去皮,于屋檐下风径处,盛竹筛中,不得见日色。一夕干五分,俟全干收之,惟风紧则干速。" 归经 入肺、脾、肾经。 ①《汤液本草》:"手太阴经。" ②《伤寒蕴要》:"入手、足太阴二经。" ③《得配本草》:"入手、足太阴经血分,兼入足少阴经气分。" 性味 甘,平。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平,无毒。" ③《药性类明》:"味甘,性…
  • 漏芦

    …,膏和使涂之,先用盐汤洗。乃敷。(《补缺肘后方》) 各家论述 ①《纲目》:"漏芦,下乳汁、消热毒、排脓、止血、生肌、杀虫,故东垣以为手,足阳明药,而古方治痈疽发背,以漏芦汤为首称也。庞安常《伤寒论》治痈疽及预解时行痘疹热,用漏芦叶,云无则以山栀子代之,亦取其寒能解热,盖不知其能入阳明之故也。" ②《本草经疏》:"漏芦,苦能下泄,咸能软坚,寒能除热,寒而通利之药也。故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
  • 桑白皮

    …显的镇痛作用,可提高痛阈,2g/kg 灌胃 与阿司匹林0.5g/kg的作用相似。 (4).降温正丁醇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有降温作用。但大鼠口服则无效。 (5.)抗菌作用 100%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发癣菌也有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无抑制作用。 (6.)其它作用 对大鼠角叉菜胶及葡聚糖所引起的脚肿有抑制作用。有轻度镇咳作用。桑白皮提取物单用对青蛙背肌无影响,但可使蛙…
  • 天香炉

    …萄糖甙(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3]。全草还含酚类成分及氨基酸[4]。 药理作用 金锦香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8-1:4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鉴别 取本品粉末约2g,加甲醇10ml,回流半小时,滤过,滤液分作2份:1.一份中加入少许镁和盐酸数滴,呈粉红色(检查黄酮)2.另一份中加茚三酮…
  • 蓬莪术

    …4%。 药理作用 ①抗肿瘤作用 口服及腹腔注射莪术注射液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但口服对小鼠艾氏腹水癌则无效。 ②抗菌作用 挥发油试管内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 ③其他作用 对消化道的作用与生姜相似,能直接兴奋胃肠道,偶有用于气胀性绞痛。 炮制 蓬莪术: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置笼屉内蒸透取出,切片晒干。醋莪术:拣去杂质,洗净,…
  • 荜茇

    …心腹满痛。" ⑥《纲目》:"治头痛、鼻渊、牙痛。" ⑦《天宝本草》:"治跌打损伤,腰脚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搐鼻或纳蛀牙孔中。 复方 ①治伤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疞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荜拨四斤,高良姜、干姜(炮)各六斤,肉桂(去粗皮)四斤。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饮汤下,食前服之。(《局方…
  • 大驳骨

    …性试验和犬的慢性试验中,Ⅰ5mg/kg静脉注射有利胆作用;在犬皮下注射后,胆汁排泄增加40%-100%,并使胆汁变稀,胆红素排出增加。6、抗病原体作用: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宋内菌、志贺菌、变形杆菌和伤寒杆菌等有中度抗菌作用。从叶、花及根部提取的油脂部分有抗结核杆菌作用,对人型结核菌(B19-4)的抑制浓度为2μg/ml,对牛型(B19-3)或鸟型(B19-1)结核菌在5μg/ml时才能完全抑制;从…
  • 火炭母草

    …酚-3-O-葡萄糖醛酸甙(kaempferol-3-O-glucuronide)[1]。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本品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本品的醇提取液或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和痢疾杆菌等也有较强抗菌作用[2]。 2.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用抑制乙型肝炎病…
  • 防已

    …日,医吐下之不愈者。5、已椒苈黄丸(《金匮要略》),主治腹满,口舌干燥,肠间有水气者。 各家论述 1.《本经》: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癎。除邪,利大小便。 2.《别录》:疗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治)诸瘑疥癣虫疮,通腠理,利九窍。 3.《药性论》:汉防己:治湿风口面喎斜,手足疼,散留痰,主肺气嗽喘。木防己:治男子肢节中风毒风不语,主散结气痈肿,温疟…
  • 钩藤

    …啼哭而手足上撒,或弯身如虾者:钩藤、枳壳、延胡各五分,甘草三分。水半盅,煎二分服。(《幼科指靠》钩藤汤) ⑤治高血压,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钩藤二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⑥治伤寒头痛壮热,鼻衄不止:钩藤、桑根白皮(锉)、马牙硝各一两,栀子仁、甘草(炙)各三分,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下生地黄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