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7 秒,为您找到 30098 个相关结果.
  • 二、方剂学的成就

    1685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隋唐时期,无论在临床实践还是方剂理论的总结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尤其是《千金》两方及《外台秘要》等书的问世,极大的丰富了古代方剂学的内容。 (一)大型方书的编撰 隋唐时期,在经方的收集和编撰方面成就显著。《四海类聚方》计二千六百卷,于大业十年撰成。但因雕本未行,流传困难,后又从中提取单方,名为《四海关聚单方》三百卷。唐之后均佚,唐代尚有闻名于世的孙思邈《...
  • 第十章养生学说

    979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第十章养生学说 第十章养生学说 [自学时数]8学时 [面授时数] [目的要求] 1.了解养生的方法,意义、原则。 2.了解顺应四时的重要性。 3.了解养生与预防疾病的关系。 “养生”一词,见于《灵枢•本神》,与后世注家所说的“摄生”含义相同,有卫生防病,抗老延年的意思。养生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卫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理...
  • 第一节 概况

    1650 0001-01-01 《外科学总论》
    显微外科是研究利用光学放大设备和显微外科器材,进行精细手术的学科。其中阳重要的条件是利用光学放大设备手术。从广义来说,显微外科不是某个专科所独有,而是手术学科各有专业都可采用的一门外科技术甚至可以从该专业分出专门的分支学科,如妇科显微镜外科、泌尿显微镜外科、神经显微镜外科等。有些学科如手术外科、眼科和耳鼻喉科已将手术放大镜作为常规手术器械用于手术解剖、缝合操...
  • 第一节 脏象理论是中医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567 0001-01-01 《中医疾病预测》
    脏,指人体内脏。象,即外表征象。脏象即言内脏有病可征象于外,所谓“脏居于内,形见于外”。即言内在的脏腑病理可以反映于外,因此通过外在的器官变化征象便能预知内脏的病理状况,这就是脏象学说的精髓。脏象学说突出了人体内外相应、表里相关、上下互通、腹背呼应的整体观点。既然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互相联系的,因此疾病的存在就不是孤立的,任何一个器官有病,其它器官也就必...
  • 金匮要略语译

    金匮要略语译 金匮要略语译 中医研究院中医教材编委会编,成书于1959年。 本书是《金匮要略》的语译本,设有原文、注释、语译、按语几部分,其原文部分以明代赵开美刻本为主,并参考其它版本和注本作了校正。原文之后,即有注解和语译,各篇中均有按语,提示本篇脉因证治的重点,对同一类病证则予以鉴别比较,方后附有方解。本书校勘精当,立论平允,语言通俗,说理晓畅...
  • 研究内容

    2307 0001-01-01 《中医饮食营养学》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从历代有关文献记载和临床实际情况分析,基本包括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节制和饮食宜忌四个方面,前两者是指饮食在实际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范围;后二者是指饮食在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方式方法。四者密切相关,不可分离或孤立。所以有一种看法,认为使用添加药物的药膳,如黄芪炖鸡之类,就是“中医饮食营养学”,实际上,...
  • 目与肝

    1591 0001-01-01 《中医眼科备读》
    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 (《素问·金匮真言论》) 按:本条根据五行学说理论,应用取类比象方法,将人体五脏与五方(东、南、中、西、北)、五色(青、赤、黄、白、黑)、五窍(目、舌、口、鼻、耳)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其中肝与东方、青色、目相配,肝开窍于目,为中医眼科的主要理论之一,无论在阐述眼的生理、病理或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 第二节 实验动物科学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1020 0001-01-01 《实验动物科学》
    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预防与治疗人类的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它是通过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两个基本途径来实现的,而不论临床研究还是实验室研究均离不开使用实验动物。特别是医学科学从“经验医学”发展到“实验医学”阶段,动物实验就显得更加重要。实验医学的主要特点是不仅对正常人体或病人(在不损害病人的前提下),而且利用实验室条件,进行包括试管内,动物离体器官、组织、细...
  • 第一节 生理全息与病理全息

    1300 0001-01-01 《中医疾病预测》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体亦存在着全息。每一个局部皆为全身的缩影。生物全息理论认为,人体体表是一张由众多全息场重叠而成的巨大全息片。中医2000多年前的《内经》早就论述了缩影理论,详载了颜面—内脏相关学说。如:“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