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6073 个相关结果.
  • 螺灰散

    …湿,敛疮之功效。主治瘰疬。 处方 大田螺(连壳,烧存性)。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瘰疬。 用法用量 破者于贴,未破者香油调敷。 摘录 《奇效良方》卷五十四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螺灰散组成 大田螺(连壳,烧存性)。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破者干贴,未破者香油调敷。功用 解毒,收湿,敛疮。主治 瘰疬。重要文献…
  • 鹿屑散

    …卷十七引《斗门方》,名见《普济方》卷六十四。主治骨梗。 处方 鹿角。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骨梗。 用法用量 含津咽下;或掺舌上,咽津。 摘录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七引《斗门方》,名见《普济方》卷六十四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鹿屑散组成 鹿角。用法用量 上为末,含津咽下;或掺舌上,咽津。主治 骨梗。重要文献摘要 …
  • 濡肠汤

    …肠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九。主治肾虚大便闭结,口干舌躁,咽喉肿痛,头目昏晕,面红烦躁。 处方 熟地1两,当归1两,升麻5分,牛膝3钱。 功能主治 肾虚大便闭结,口干舌躁,咽喉肿痛,头目昏晕,面红烦躁。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辨证录》卷九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濡肠汤组成 熟地、当归各一两,升麻五分,牛膝三钱。用法用量 水…
  • 青竹茹汤

    …治伤寒后,哕干呕,不下食。 处方 生芦根(切)20克 青竹茹20克 粟米6克 生姜6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治伤寒后胃热气逆,干呕,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 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不止,服三剂。 摘录 《普济方》卷二O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青竹茹汤组成 生芦根(切)一升,青竹茹一升,粟米三合,生姜二两。用法用量 …
  • 升麻溻汤

    … 处方 升麻 漏芦 芒消各60克 栀子20枚 黄芩90克 蒴藋150克 制法 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 治丹毒,痈肿。 用法用量 以水6升,浸良久,煮取700毫升,放冷,以故帛染汁,榻诸丹毒上,常令湿。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引《小品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升麻溻汤组成 升麻,黄芩,栀子,芒硝。用法用量 冷分用渍…
  • 神异散

    …。 处方 轻粉3克 儿茶9克 黄丹6克 黄柏9克 枯矾15克 梅片0.9克 制法 为末和匀。 功能主治 治羊胡子疮。 用法用量 湿者干掺,干者猪油调涂。 摘录 《青囊秘传》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神异散组成 金银花、天花粉、木鳖各一钱,甘草三分,连翘、黄芩各八分,山栀子七分、川山甲二钱、皂角针三钱、木香五分、大黄三钱。用法用量 …
  • 香砂养胃丸

    …棕褐色;气微,味辛、微苦。 炮制 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切碎的生姜90g、大枣150g,分次加水煎煮,滤过。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以总量5%的滑石粉-四氧化三铁(1:1)的混合物包衣,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贮藏 密闭,防潮。 摘录 《中国药典…
  • 辛润汤

    …卷十七。具有养血祛风,润肠通便之功效。主治大肠风秘燥结。 处方 熟地 生地 升麻 红花 炙甘草 槟榔 归身 桃仁 功能主治 治大肠风秘燥结。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杂病源流犀浊》卷十七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辛润汤组成 熟地、生地、升麻、红花、炙甘草、槟榔、归身、桃仁。功用 养血祛风,润肠通便。主治 大肠风秘燥结。重要文…
  • 益母草流浸膏

    …入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沉淀,滤过。滤渣用45%乙醇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放冷,滤过,调整乙醇量至规定浓度,并使总体积为1000ml,静置,俟澄清,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 调理月经,子宫收缩药。用于月经不调及产后子宫出血,子宫复原不全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10ml,一日15~30ml。 注意 孕妇禁用。 贮藏 密封。 摘录 《中国药典…
  • 含阳散

    …(烧存性)1钱,云母1钱,鹿角(烧存性)1钱,麝香2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胞衣不下者。 用法用量 每服1-2钱,海萝搅调顿服。 摘录 《产科发蒙》卷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含阳散组成 蝮蛇(烧存性)、云母、鹿角(烧存性)各一钱(4.5g),麝香二分(0.6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一二钱,海萝搅调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