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204929 个相关结果.
  • 2177 0001-01-01 《内经药瀹》
    余辑内经方已又辑内经药瀹说者谓内经有方如是我闻内经不言药不与本经同类子何斤斤以药瀹为不知本经着录三百 六十而气味足以统之内经不言药物名品但言寒热温凉之气则气无非药言甘辛酸咸苦淡之味则味无非药是言言气味则言言 皆药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味齐调药方斯备特内经挈其纲本经详其目内经发其凡而起其例本经核其实而举其名 也安往而非药哉瀹者何也子华子医道篇药者瀹也瀹者养...
  • 陈实功

    883 0001-01-01 《中医词典c~d》
    明代医家(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南通(今江苏)人。幼年即开始学医,于《素问》、《难经》均有研读,对其中之外科更予注意,常喜用外科手术治病,日久术益精,积四十年之经验。强调内外结合以治疗外科疾患,而不能一概只用刀针之法。对外科诸证,分门别类,着成《外科正宗》,主张内外兼治,手术与药物结合,在外科手术方面,有相当多创造,如鼻息肉摘除术、气管缝合...
  • 一、内科杂病

    2219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明代是内科杂病学术全面发展并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其特点,一是围绕金元四家与古代医学理论及医疗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所出现的不同学术流派及其学术争鸣,主要是以薛已、张介宾、赵献可等医家所代表的温补派对刘完素、朱丹溪医学主张所展开的论争,这种学术争鸣对内科杂病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二,内科杂病学家们在临证上更为重视辨证论治理论的运用,使内科杂病辨证沦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