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1180 个相关结果.
  • 冷水金丹

    … 海浮石3两,飞罗面3两,乳香(去油)1两,没药(去油)1两,牛蒡子1两,冰片1钱,麝香1钱。 制法 用蟾酥3钱7分5厘,酒浸化为丸,如绿豆大,以飞过辰砂5钱为衣。 功能主治 发汗。主肿毒恶疮,痰痞老痰,翻胃噎食,及伤寒。 用法用量 轻者,每服1丸,以冷水送下;重者,每服3丸;牙痛,只用1丸。 注意 忌鸡、鱼、小米1日,戒怒郁忧闷,气伤,费心力。 摘录 《…
  • 凉解汤

    …:凉解汤 处方 薄荷叶3钱,蝉退(去足土)2钱,生石膏(捣细)1两,甘草1钱5分。 功能主治 凉散。主温病表里俱觉发热,脉洪而兼浮者。 摘录 《衷中参西》上册 《辨证录》卷一:凉解汤 处方 茯神3钱,麦冬5钱,玄参1两,柴胡1钱,甘草3分,炒枣仁2钱。 功能主治 心虚之人,冬月伤寒,身热5-6日不解,谵语口渴,小便自利,欲卧。 用法用量 水煎服。 …
  • 清凉丹

    … 牛黄(三两.另研) 蝎稍(去毒.炒.一两半) 石膏(一两半) 白花蛇(酒浸取肉.一两) 犀牛角(一两) 防风(去叉.一两) 甘草(炙.一两) 珍珠末(一两) 朱砂(一两) 大黄(一两) 南星(末.四两.腊月黄牛胆制者) 炮制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 功能主治 治风热壅实,上攻头面,口眼歪斜,语言不正,肌肉瞤动,面若虫行;及治伤寒热盛,狂言昏则,刚痓及一切风热,并皆治之。…
  • 石膏汤

    …远热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外台秘要》卷一引《深师方》:石膏汤 别名 三黄石膏汤(《伤寒总病论》卷五) 处方 石膏30克 黄连 黄柏 黄芩各6克 香豉9克(绵裹)栀子9克(擘)麻黄9克(去节)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发汗解表。治伤寒病已八九日,壮热无汗,身体沉重拘挛,鼻干口渴,烦躁不眠,神志昏愦,或时呼呻,脉滑数。 用法用量 上七味,切。以水…
  • 蒿柳汁

    处方 黄蒿心7个,柳条心7个。 制法 上入碗内捣烂,或少加水亦可,滤去滓,用鸡子1个,飞金3贴,和汁搅匀。 功能主治 瘟疫、伤寒,不论日之多少。 用法用量 令病人一口吸尽。随即炒盐半碗,研细罗下,用手蘸盐将病人胸腹并前后心遍擦,再速用黄蒿、柳条熬滚水将病人周身荡之,照方如是者3次,立时发汗而痊。 摘录 《松峰说疫》卷五
  • 消风百解散

    … 功能主治 治四时伤寒,头疼发热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葱白三根,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如咳嗽加乌梅煎。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风百解散 处方 荆芥、白芷、陈皮(洗.去白)、苍术、麻黄(去节),各四两。甘草(炙)二两。 炮制 上细末。 功能主治 治四时伤寒,头疼项强,壮热恶寒,身…
  • 黄连犀角散

    …引《深师方》 伤寒及诸病之后,内有疮出下部烦者;狐惑,咽干唇焦,口燥热盛;狐惑病,咽干声嗄 清热杀虫 黄连犀角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卷二引《深师方》。具有清热杀虫之功效。主治伤寒及诸病之后,内有疮出下部烦者;狐惑,咽干唇焦,口燥热盛;狐惑病,咽干声嗄。 处方 黄连末3两,犀角(屑)3两。 功能主治 下血如小豆汁。 用法用量 水5升,煮取3升,去滓纳豉1升,更煮3沸,去滓,…
  • 两感夺命汤

    …记》 两感伤寒 解表温里,宣肺止咳 两感夺命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怡堂散记》。具有解表温里,宣肺止咳之功效。主治两感伤寒。 处方 麻黄、桂枝、杏仁、附子、细辛、甘草。 功能主治 两感伤寒。 用法用量 水煎服。 2日,加葛根,黄连;泄,加干姜、白术、茯苓;谵言,加石膏;3日,加柴胡、黄芩、囊缩而厥,加吴萸。 摘录 《怡堂散记》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两感夺命…
  • 黑膏

    …生地黄膏(《太平圣惠方》卷十八)、地黄膏(《伤寒总病论》卷四)。 处方 生地黄250克(切碎)好豉270克 猪脂1千克 雄黄 麝香各少许 功能主治 治温毒发斑。 用法用量 上药前三味,水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再将麝香、雄黄纳入搅和,尽服之。毒从皮中出即愈。 摘录 《肘后方》卷二 《肘后方》卷二:黑膏 别名 生地黄膏、地黄膏 处方 生地黄…
  • 五汁一枝煎

    …订通俗伤寒论》 心包邪热,开透肃清后,血虚生烦,馈愦无奈。心中不舒,间吐粘涎,呻吟错语 清润心包,濡血增液 五汁一枝煎,中医方剂名。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具有清润心包,濡血增液之功效。主治心包邪热,开透肃清后,血虚生烦,馈愦无奈。心中不舒,间吐粘涎,呻吟错语。 处方 鲜生地黄汁40毫升 鲜茅根汁 鲜生藕汁 鲜竹沥汁各20毫升 鲜生姜汁2滴 紫苏梗6克 功能主治 清润心包,濡血增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