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30098 个相关结果.
  •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观点

    2133 0001-01-01 《中医饮食营养学》
    中医饮食营养学和其他中医学科一样,它的发生与发展,因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其理论与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特点体现于宏观与整体观方面。 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 中医认为,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和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这种人和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包括饮...
  • 第五节 眼睛辨病

    515 0001-01-01 《常见病自测》
    祖国医学认为,目为肝之窍,并与内脏均有密切联系。早在《灵枢·大惑论》一书中就指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古人将眼睛各部位与五脏六腑关系做了分属,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了五轮学说,即目内、外眦属心为血轮,白睛即白眼球属肺为气轮,黑睛即黑眼球属肝为风轮,瞳孔属肾为水轮,眼胞即眼睑属脾为肉轮,这是眼睛和五脏的关系。另外,眼睛与经络亦有关系。所以,...
  • 明代临床医学成就(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964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内科杂病 明代是内科杂病学术全面发展并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其特点,一是围绕金元四家与古代医学理论及医疗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所出现的不同学术流派及其学术争鸣,主要是以薛已、张介宾、赵献可等医家所代表的温补派对刘完素、朱丹溪医学主张所展开的论争,这种学术争鸣对内科杂病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二,内科杂病学家们在临证上更为重视辨证论治理论的运用,使内...
  • 清瘟败毒饮

    1700 0001-01-01 《中药方剂》
    《疫疹一得》卷下:清瘟败毒饮 处方 生石膏(大剂)180~240克(中剂)60~120克(小剂)24~36克 小生地(大剂)18~30克(中剂)9~15克(小剂)6~13.5克 乌犀角(大剂)18~24克(中剂)9~12克(小剂)6~12克 真川连(大剂)12~18克(中剂)6~12克(小剂)3~4.5克 生栀子 桔梗 黄芩 知母 赤芍 玄参 连翘...
  • (九)运气学说

    935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九)运气学说 (九)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是从宇宙节律探讨气象运动规律,及其对人体影响的学说。 大气在诸因素影响下,随时间节律而出现的各种气象变化,有其一定的规律。运气学说根据天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具体体现了中医学的“天人相应”观点。 运气学说十分重视时间周期的变化,在常年气候运动中,时令季节与气候变化是同步的。一般...
  • 第一章 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

    4506 0001-01-01 《中医伤科按摩学》
    中医伤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经络、脏腑损伤疾患的一门科学。历史上称为疡医、金镞、正体、正骨科等。在祖国医学中,中医伤科学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比较完整的理论和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从开始起便是由生产所决定的。中医伤科学的起源与形成,也与劳动人民长期的劳动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相关。距今100多...
  • 一、免疫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作用

    1863 0001-01-01 《实验动物科学》
    免疫学是近年来医学科学中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化学等的发展和免疫学新技术的应用,免疫学得到了飞跃发展,不仅改变了许多旧的传统观察,而且由于免疫学的知识已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多种新兴学科,给许多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现在在医学理论与医学实践中,涉及有关免疫学的问题越来越多,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 免疫学的发展与实...
  •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828 0001-01-01 《中医基础理论》
    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关系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并与性别、年龄、地理等因素有关。 一、先天因素 (一)先天因素的含义 先天因素,又称禀赋,是指小儿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特征。中医学所说的先天因素,既包括父母双方所赋予的遗传性,又包括子代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状态,以及母体在此期间所给予的种种影响。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