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7 秒,为您找到 195870 个相关结果.
  • 第四节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中计算机的应用

    2583 0001-01-01 《临床生物化学》
    微处理机在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全面管理中的作用及其进展已有专着介绍。这里仅就有关实验数据的处理与报告方面的应用作一概括性的提示。 应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实验数据并打印报告等具有多方面的应用,如通过编定的程序,可从大量实验数据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数据,以提供参比;也可将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做出更高层次的图解和评论、判断、解释,供临床医生参考。例如: (一)选出...
  •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694 0001-01-01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
  • 二、脉学的总结

    3022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医脉学诊断学研究出现高潮,产生了大量专著。其中王叔和所撰《脉经》10卷,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脉学知识,并有许多创造发明,是中医脉学诊断学的奠基之作。除此之外,《梁七录》、《隋书·经籍志》等尚著录十余种脉学著作虽已亡佚,但亦可窥见当时脉学研究的兴盛状况。 王叔和《脉经》对脉学的总结 王叔和所撰《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的专著,...
  • [附:中医脉象简介]

    1158 0001-01-01 《常见病自测》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脉诊则是这一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古代无数医学家在长期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摸脉搏来诊病的理论,这就是中医脉象学,并将它列为四大诊断方法之一,即切诊。通过指下脉搏的细微变化,再结合望诊、问诊、闻诊,对病人所患疾病做出诊断及治疗,为古代人民的健康服务。 中医学认为脉象的形成,与全身气血及脏腑功能关系密切,气帅血行,心气推动血...
  • 第六节 胎盘早剥

    1057 0001-01-01 《妇产科学》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为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往往病急,进展快,如处理不及时,可威胁母儿生命。多见于经产妇,再次妊娠时易再发。 一、病因 胎盘早剥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但其发病机理尚未能完全阐明。 (一)血管病变 从临床观察胎盘早期剥离的病人中并发重度妊高征、慢性高血...
  • 一、后天梅毒

    (一) 一期梅毒 潜伏期平均3-4周,典型损害为硬下疳(Hard Chancre,Ulcus Durum)开始在螺旋体侵入部位出现一红色小丘疹或硬结,以后表现为糜烂,形成浅在性溃疡,性质坚硬,不痛,呈园形或椭园形,境界清楚,边缘整齐,呈堤状隆起,周围绕有暗红色浸润,有特征软骨样硬度,基底平坦,无脓液,表面附有类纤维蛋白薄膜,不易除去,如稍挤捏,可有少量浆...
  • 四、常见病CT表现

    782 0001-01-01 《放射诊断学》
    颅脑CT检查的适应症是非常广泛的。因为在颅脑病变诊断上,CT不但对占位性病变能显示出病理组织密度的高低、体积的大小和部位的深浅,对一些非占位性病变或退行性萎缩性病变也能有所启示。 (一)脑瘤 CT对确定有无肿瘤,并作出定位与定量诊断高度准确。定性诊断率也非常高。 常见脑瘤有胶质瘤(Glioma)脑膜瘤(Meningioma)、垂体瘤(Pituitar...
  • 第87章 偶发性妇产科紧急情况(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36 0001-01-01 《急诊医学》
    第一节 阴道异物 阴道异物一般发生在幼女或儿童,常见者为小球、弹子、发卡、铅笔杆、糖球、糖纸和钮扣等,很少有边缘尖锐的异物。发生在成年人者少见,有时为子宫托未能及时更换而嵌顿、放入阴道内器械的帽头脱漏等。 除非医生有警惕,幼儿异物常易被忽略。遇不明原因阴道流浓或分泌物增多时,应作肛门检查,可能触及异物而获诊断。有时因尿频就诊,可误认为是泌尿系感染。成人...
  • 第六节 鼻硬结病(rhinoscleroma)

    鼻硬结病(rhinoscleroma)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进行性肉芽肿病变,多从鼻部起病,逐渐向咽、喉和气管蔓延,故称呼吸道硬结病。少数可原发于下呼吸道。 【病因】 鼻硬结杆菌(Frisch杆菌)传染所致。这种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的带荚膜的短小杆菌。传染方式及途径尚未确定,但多有与患者长期接触史。也可能与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力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常有地区性,我国胶东...
  • 二、临床表现

    998 0001-01-01 《普通外科学》
    本病80%发生于二岁以内的儿童,发病突然,主要表现:腹痛、呕吐、便血、腹部“腊肠样包块”。 图2-58肠套迭的几种类型 1.腹痛突然发生,疼痛时病孩面色苍白,出汗,下肢屈曲,有些病儿并不啼哭,表现烦躁不安,持续数分钟而突然安静,玩喜如常,但不久后上述情况又重复出现。 2.呕吐:腹痛发作以后即出现,初起较频繁,随后可减轻,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患儿常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