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74237 个相关结果.
  • 加减参苓白术散

    1276 0001-01-01 《中药方剂》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参苓白术散 处方 泡参3钱,扁豆4钱,焦术3钱,茯苓3钱,茅苍术1钱半,砂仁1钱,炙升麻1钱,广皮2钱。 功能主治 补气升阳。主妊娠数月,因脾虚气弱,消化不良,食少腹胀,大便不实,下肢肿胀,气短神疲,面色萎黄,舌淡口和,苔白滑,脉濡而虚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中医妇科...
  • —、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

    3552 0001-01-01 《中医儿科学》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原始的医学活动。据考古学家考证,我国69万年前的“北京人”平均寿命大约只有14岁,因而可以说,人类早期的医学活动中,包括了相当部分的儿童医疗保健内容。《山海经》中所载巫方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史书中明确记载的儿科医生则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人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古代医籍中关于儿科疾病的早期记载见于西汉...
  • 近代西医书籍的出版

    8343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我国近代西医学书刊的出版和医药学术团体的建立,是中西医学文化交流的产物,反映了近代西医学在我国发展的轨迹。我国出版的近代西医学书籍,最初以来华外国传教医师的译述为主。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我国赴日留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近代西医药学书籍的翻译和编著。20世纪初期,近代医药学在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医药学术团体和期刊相继产生,促进了我国近代医学的发展。 汉文译述...
  • 四、脾肾阳虚

    2320 0001-01-01 《女科宝鉴》
    「主证」 阴道出血量多,带下量多臭秽,伴见一组脾肾阳虚⒇之症。 「病机」 脾肾阳虚,瘀毒互结。 「治法」 温补脾肾,解毒祛瘀。 「方药」附子理中丸 (《阎氏小儿方论》)加味。 人参 白术 干姜 炙甘草 炮附子 黄芪 补骨脂 仙灵脾 苡仁 牡蛎 蜂房 蛇蜕 本方为附子理中丸加黄芪、补骨脂、仙灵脾、苡仁、牡蛎、蜂房、蛇蜕。 方中人参、白术、苡仁、伙甘...
  • (其他)第十五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568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产孕集》 产科著作。二卷。清·张曜孙撰。撰年未详。书中扼要介绍妊娠及临产前后一些病证的证治。共分辨孕、养孕、孕宜、孕忌、孕疾、辨产、产戒、用药、应变、调摄、怀婴、拯危、去痰十三类。本书后经包兴言增入补遗一卷,名为《重订产孕集》。现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产育保庆集》 产科著作。又名《产育保庆集方》、《妇人产育保庆集》。一...
  • 妇产科

    2242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晚清医家有关妇科病的论述 包岩(字蘅村),浙江湖州人,于1903年著《妇科一百十七症发明》。包氏对当时妇女所受形体之苦深表同情以经脉循行营运的原理说明缠足对女子的戕害,提倡天足,并从强国强种的意义与高度呼吁对妇女进行保护。他所编撰的《女科一百十七症发明》原书是竹林寺女科著作系统的一个刊本。竹林寺女科是浙江萧山县竹林寺僧撰写的女科著作,自清初以来流传甚...
  • 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7135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物理诊断学 195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黄大有编译的《物理诊断学》一书,奠定了我国物理诊断学教学的工作基础。1951年2月陈锵翻译了卡博特《物理诊断学》第十三版,由东北医学图书出版社出版,1977年12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由黄大有,黄萃庭主编的《物理诊断学》一书,该书的出版,是我国物理诊断学发展的里程碑,是我国1949年以来第一部结合国人资料具有中...
  • 清代前中期医学入门书的空前发展与医学杂志的出现

    4203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清代临证各科都取得许多新成就,同时也涌现了众多古医籍注释本和医学全书、类书、丛书的编纂出版;启蒙医书以及入门方书的编著、出版,继明代之后空前繁荣,成为清代医学发展的一大特点。我国第一本医学杂志《吴医汇讲》的出现标志着医学学术讨论开始有了一个新阵地。 一、启蒙医书 清代医家编著的启蒙医书和方书为数颇多,影响后世较广的有: 程国彭的《医学心悟》,集程氏研...
  • 明代医学家传记

    6778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戴思恭 戴思恭(1324~1405),字原礼,号肃斋,婺州浦江(今属浙江诸暨县)人,家世业儒,并数世业医。父戴士尧(1307~1349)是文学家戴良之兄。早年弃儒学医;弟思温,字原值,号益斋,亦以医名。元至正三年(1343),戴士尧携子思恭、思温至义鸟,投丹溪门下学习。戴氏还从罗知悌学过医。 洪武间,以太医院石逵荐,入为御医。受朱元璋赏识,授迪功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