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2 秒,为您找到 63387 个相关结果.
  • 医学纲目

    医学纲目 医学纲目 明•楼英(字全善)撰,刊于1565年。 本书四十卷,卷一至卷九为阴阳脏腑部,分述诊法、治法、寒热、劳瘵、久疟诸证证治、刺灸、调摄等内容。卷十至卷廿九为各脏腑有关病证的证治,其中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五官科等病证。卷三十至卷三十三为伤寒部,以伤寒病证为主,兼述温病、暑病、瘟疫等。卷三十四至卷三十九为妇、儿科病证治。卷四十为运气...
  • (拼音M)第二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147 0001-01-01 《中医词典k~l~m》
    目窠 人体部位名。指眼的凹陷处,包括眼眶、上下眼胞。《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 目睛瞤动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目者肝胆。属风木二经,兼为相火。肝藏血,血不足则风火内生,故目睛为之瞤动。经曰:曲直动摇,风之象也。宜用四物益其血,加柴胡、山栀清其肝,阴血内荣,则虚风自息矣。”若兼他证,则随证加减用药。即睛动,详该...
  • 第六章 诊法

    1099 2023-11-28 《中医眼科学》
    第六章 诊法 第六章 诊法 〔自学时数〕12学时 〔面授时数〕4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眼科问诊的特殊内容。 2.熟悉眼的一般检查方法。 3.掌握白睛红赤、抱轮红赤、白睛混赤的特点及三者鉴别。 4.了解目晕的特点及机理。 5.掌握眼部红肿、疼痛、眵泪的辨证。 6.熟悉眼科独特的辨证方法。 7.掌握翳与膜的辨别。 诊法是了解病情...
  •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导言 编者与编者的话 一、医经类 黄帝内经素问 灵枢经 黄帝内经太素 难经 素问玄机原病式 难经本义 类经 医经原旨 内经知要 内经类证 二、通论 中藏经 诸病源候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医学启源 洁...
  • 〔临床应用〕

    1608 2023-11-28 《针灸学-下》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八纲辨证对针灸的辨证论治有着特殊意义,决定各种病证宜针宜灸,或补或泻,全赖八纲辨证为指导。先说阴阳,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以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以和之。一般来说,阳证多为实热,宜针宜泻,浅刺而不留针,出针宜快,或多针少灸;阴证多为虚寒,宜灸宜补,深刺并适当留针,出针宜缓,或多灸少针。再说表里,是指疾...
  • 完全版

    3797 2023-11-24 《胡希恕医案》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经方家。他一生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并将其方证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卓越的疗效。为国内外学者所称道。该书系统整理了胡老一生的理论建树与临床经验,对于后人学习、研究与运用《伤寒》《金匮》颇多启迪,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佳作。可供中医医、教、研工作者参考。 胡希恕又名胡禧绪,1898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郊区东伍旗村。1...
  • 一、伤寒的研究、总结与发展

    1646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秦汉及以前的“伤寒”概念几乎是温热病的同义语。它在医学中所占的地位逐渐上升的,所包含的实际内容逐渐扩大,其理论系统也逐步趋向成熟。东汉时期,伤寒的辨证施治体系达到了中医临床医学的高峰。 《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学说较之《内经》《难经》有了长足进展。由于伤寒热病的猖厥流行,这使当时的医家必须重视时该病的研究。淳于意、华佗等均有关于热病治疗的论述。甘肃武威出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