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7
秒,为您找到
200406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二、蒙医学
2169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关于早期蒙医学的历史很难做出系统的研究,目前只有一些零星片断的记载,做为早期蒙医史的参考。 大约在秦汉时期,蒙古族的祖先就会制造极其简陋的茅庵,蒙古族称为“茅草安布拉”(《蒙古秘史》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4,蒙文版,第27条),这是人们为了躲避野兽侵袭在树杈上营造小屋。以后,逐渐过渡到适合游牧生活的毡包(即蒙古包)、篷车。 对环境卫生...
四、学习《内经》的方法
1627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四、学习《内经》的方法 四、学习《内经》的方法 《内经》是祖国医学理论的渊源和基础,内容非常丰富,诸如天文、气象、历法、物候、生物、心理、数学,以及文史哲等,无不涉及。而且与中医医疗实践紧密结合,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但由于《内经》文章多出自先秦,成书年代久远,不仅文辞古奥,言简义深,甚至错落遗佚,又在所难免,所以阅读古籍,必须注重校勘...
第一章 隋唐五代以前医案
3441
2023-11-28
《名医医案选读》
第一章 隋唐五代以前医案 第一章 隋唐五代以前医案 中国自从有文字记载开始至隋唐五代约三千年间,是为医案很重要的一段蕴孕萌芽时期。 据《周礼•天官冢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又说:“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这说明当时已有病历记录...
稽古
3400
0001-01-01
《医述》
经义 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 ○此上帝之所秘,先师传之也。(《素问》) 哲言 医术十三科:曰大方,曰小方,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喉咙,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今按摩、祝由失其传。(《类经》) 医有五科七事:曰脉,曰因,曰病,曰证,曰治,为五科。因复分为三:曰内,曰外,曰不内不外,并四科为七事。(《证治准绳》) 伏羲...
(拼音G)第五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5288
0001-01-01
《中医词典e~f~g》
攻坚 治疗学术语。系消法之一。用软坚散结或消瘀的药物,消散或破削坚硬积块的治法。适用于血瘀、气结,或湿痰凝聚所致的症块、肿核等。如肝脾肿大,用鳖甲煎丸之类。 攻溃 外科治法之一。又称透脓。即重用透脓溃疮药如穿山甲、皂刺之类,使已成脓之疮疡外溃,达到脓出毒泄,肿退痛止的目的。方如透脓散。 攻里 治疗学术语。系下法之一。即攻逐里实。用泻下...
卷五十一 方论(二十九)
2860
0001-01-01
《中国医籍考》
〔赵氏(大中)风科集验名方〕(旧阙撰人名氏。验字作论。今据读书敏求记补订。)国史经籍志二十八卷 阙赵素序曰。夫方者。乃九州岛风物之宜。治病之方也。上古大圣人帝羲帝农帝轩。忧患后世生灵之疾苦。所以作也。曰方。曰法。曰术。乃雷公巫彭之所授也。上自周秦。下及唐宋。皆以风论为首。诸科为亚。其次方书。偏曲阔略。未可以为后世法则也。予云游三十载。仿佛半天下。历江湖。省蛮...
二、学习目录学的意义
2656
2023-11-28
《实用中医文献学》
二、学习目录学的意义 二、学习目录学的意义 目录不仅仅只供我们检索之用,同时也是我们治学、求知识的入门向导。无论做什么学问,总是要读书、要接触文献,实质上就是继承前人的知识和智慧。而目录则为此提示了门径。 古今中外的学者,都是十分重视目录学的。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又说:“凡读书最...
三、医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2125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明代论述医德的专篇及散在内容,较前代均有增加,涉及到医学伦理学的诸多方面。许多医家履行医德的感人事迹,也为后世留下了楷模。 明代是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论述医德的优秀文献。李《医学入门》中的“习医规格”,对医生的学习和品德提出明确要求,认为医德要求概括为一点,就是不欺。徐春甫的《古今医统》,专列“庸医”、“时医”、“名医”、“论医”等篇,...
1..
«
4
5
6
7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