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7 秒,为您找到 175642 个相关结果.
  • 始素穴

    976 0001-01-01 《针灸穴位》
    始素,经外奇穴名。出自《外台秘要》。位于胸侧部,腋窝正中线稍前方,腋窝下2寸处,即胆经渊腋穴斜上1寸,奇穴胁堂稍前方,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第2、3、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胸长神经,深层有第2肋间神经。主治胁下支满、肋间神经痛、腰痛引腹、阴器上缩、筋挛等。斜刺0.3-0.5寸。 名称 始素穴出处 《外台秘要》隶属 经外奇...
  • 尾穷骨穴

    1487 0001-01-01 《针灸穴位》
    尾穷骨,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骶部,尾骨尖端上1寸,及其左右旁开各1寸处,共3穴。布有第4、5骶神经后支和尾神经。主治便秘、痔疮、肛门诸肌痉挛、腰痛不能俯仰、骶骨神经痛、淋病、尿闭等。一般不针。 名称 尾穷骨穴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骶部,尾骨尖端上1寸,及其左右旁开各1寸...
  • 额中穴

    1195 0001-01-01 《针灸穴位》
    额中,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别名天心。位于头额部正中线,眉间(印堂)直上1寸处。在左右额肌交界处之中,布有眶上动、静脉和眶上神经的内侧支。主治头痛、头昏、心悸失眠、伤风、额窦炎、急慢性鼻炎、鼻塞、过敏性鼻炎、结膜炎、麦粒肿、眼睑下垂、麻痹、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恶心呕吐、精神失常、癫痫、高血压等。直刺0.1-0.3寸。 名称 ...
  • 鬼眼穴

    2105 0001-01-01 《针灸穴位》
    鬼眼,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别名鬼眼四穴、鬼哭。位于手、足大指(趾)桡(胫)侧爪甲根角处,两指(趾)相并取穴,左右计4穴。手部:布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足部: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分支。主治癫痫、精神病、晕厥等。艾柱灸3-7壮。 名称 鬼眼穴别名 鬼眼四穴、鬼哭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隶属 ...
  • 手足大指爪甲穴

    1699 0001-01-01 《针灸穴位》
    手足大指爪甲穴,经外奇穴名。出自《类经图翼》。别名鬼眼。由手足大指(趾)爪甲处的四个刺激点作为一奇穴组成。主治卒中邪魅、癫痫、精神病、晕厥、恍惚、呃逆、呕吐、食欲不振等。灸3-7壮,或温灸10分钟;一般不针。 名称 手足大指爪甲穴别名 鬼眼出处 《类经图翼》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由手足大指(趾)爪甲...
  • 气穴论第五十八篇

    837 0001-01-01 《黄帝素问直解》
    气穴者,一身之气,循行三百六十五穴也。孙络溪谷,亦三百六十五会,皆应一岁之数。帝愿闻真数,而藏金兰之室,署曰气穴所在,是为《气穴论》也。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一岁三百六十五日。人身气穴亦三百六十五会,以应一岁之数,而气穴所在,愿尽闻之。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
  • 手踝穴

    1214 0001-01-01 《针灸穴位》
    手踝,经外奇穴名。出自《外台秘要》。别名手踝骨。位于手腕背侧桡骨背侧结节之高点处,即腕背手踝骨尖上,肺经经渠穴背侧,左右计2穴。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和前臂外背侧皮神经双重分布,皮下筋膜内有起于手背静脉网外侧的头静脉起始部经过。主治手指挛急不得屈伸、上下齿痛等。不针。 名称 手踝穴别名 手踝骨出处 《外台秘要》隶属 ...
  • 截疟穴

    1137 0001-01-01 《针灸穴位》
    截疟,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胸部,在两侧乳头直下4寸处,约在乳头下第7肋骨,肋弓稍内处,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第7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胸长神经的分支,第7肋间神经。主治疟疾、发烧、胸胁胀痛、肋间神经痛、心绞痛、肝炎、胆囊炎等。斜刺0.3-0.5寸。 名称 截疟穴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隶属 经外奇穴位...
  • 十四经发挥卷下

    886 0001-01-01 《十四经发挥》
    奇经八脉篇脉 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於常,故谓之奇经。盖以人之气血,常行於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奇经有八脉:督脉督於後,任脉於前,冲脉为诸脉之海,阳维则维络诸阳,阴维则维络诸阴,阴阳自相维持,则诸经常调;维脉之外有带脉者,束之犹带也;至於两足 脉,有阴有阳,阳 行诸太阳之别,阴 本诸少阴之别;譬犹圣人,图设沟渠,以备水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