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5 秒,为您找到 215575 个相关结果.
  • 国际头针标准线

    697 0001-01-01 《中医刺灸》
    1970年以来,头针疗法在我国逐步推广应用,不久,这种疗法也成为一些国家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头针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所用的穴区和经络、穴位、脏腑有密切联系,其穴名反映了经络、穴位等理论和特点。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于1984年5月在东京)经过讨论,决定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一针透双穴或三穴...
  • 赤穴穴

    1382 0001-01-01 《针灸穴位》
    赤穴,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胸骨柄正中点,左右各旁开1寸,在璇玑穴与俞府穴之间点取穴。左右共2穴。布有胸前神经、锁骨下神经,锁骨上神经和第1肋间神经,血管有胸廓内动脉。主治支气管炎、咳嗽、哮喘、胸痛、肋间神经痛、胸膜炎。针刺0.3-0.5寸。 名称 赤穴穴出处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隶属 经...
  • 喘息穴

    1623 0001-01-01 《针灸穴位》
    喘息,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经外奇穴治疗决》。别名定喘、治喘。位于第七颈椎棘突旁开0.5-1寸间,压痛明显处。一说位于当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大椎穴旁开1寸处,深层有颈横、颈深动静脉分支;并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第一胸神经肌支分布。主治支气管炎、哮喘、呼吸困难、喘息、荨麻疹、颈椎病、颈项强直、肩背痛、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向脊柱方向斜刺0...
  • 金津玉液穴

    1723 0001-01-01 《针灸穴位》
    金津玉液,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大成》。别名廉泉、舌下穴。位于舌下两侧,夹舌两边,正位于舌侧缘,左为金津,右为玉液,计2穴。布有面神经鼓索、三叉神经第三分支、舌神经舌下神经分支。主治舌尖糜烂、口腔溃疡、口疮、重舌、舌肿、泄泻、失语、扁桃腺炎、口眼歪斜、流涎症、口干、喉痹、消渴、漏经等。点刺出血。 名称 金津玉液穴别名 廉泉、舌...
  • 肝肿大区耳穴

    884 0001-01-01 《针灸穴位》
    肝肿大区耳穴,耳穴名。位于耳壳外侧面,耳甲腔内,耳轮脚消失处靠对耳轮处的上下一小区,分左右两区:一为左肝肿大区,位于松肌穴的上方、下垂点穴的外侧、宽2毫米,长5毫米。二为右肝肿大区,位于松肌穴与脾之间,宽2毫米,长5毫米。主治肝炎、肝肿大、食欲不振等。按耳针常规针法操作,由上向下斜刺0.5-0.8寸,可采用耳穴探测器在穴位处测敏感点。 名称 ...
  • 一、腰背扭伤

    885 0001-01-01 《手穴手纹诊治》
    背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常可因急性扭、挫伤或慢性劳损而引起损伤。如腰背用力太猛、负荷过重,或因体位和姿式的不当等。挫伤是由外界暴力撞击而引起,劳损则是长期在某一姿势下劳动,或骨骼畸形、病变而导致的积累性损伤,也可因急性扭、挫伤恢复不全式反复多次受伤而造成。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背腰部的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急性扭、挫伤者,起病突然,有外伤史,局...
  • 降压点耳穴

    802 0001-01-01 《针灸穴位》
    降压点耳穴,耳穴名。别名角窝上、降压点1、降压点(上)。位于三角窝内上角,对耳轮末端的下缘,耳轮与对耳轮上脚末端交界处,即在踝穴至外生殖器2穴连线的中间处。主治高血压、头昏、血管性头痛症等。针0.1-0.2寸。 名称 降压点耳穴别名 角窝上、降压点1、降压点(上)隶属 耳穴位置 位于三角窝内上角,对耳轮末端...
  • 环门穴

    1156 0001-01-01 《针灸穴位》
    环门,经外奇穴名。出自《江西医药》。别名提肛。位于肛门中央两侧的赤白肉际分界处,相当于3点9点的部位,左右计2穴。主治脱肛等。斜刺1-1.5寸。 名称 环门穴别名 提肛出处 《江西医药》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肛门中央两侧的赤白肉际分界处,相当于3点9点的部位,左右计2穴主治 脱肛等操作 ...
  • 兴奋穴

    1236 0001-01-01 《针灸穴位》
    兴奋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头颞部,颞骨乳突后缘,乳突下凹陷上0.5寸,安眠2穴斜上0.5寸处,左右计二2穴。主治嗜睡、心动过缓、肢体乏力等。直刺1-1.5寸。 名称 兴奋穴出处 《常用新医疗法手册》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头颞部,颞骨乳突后缘,乳突下凹陷上0.5寸主治 嗜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