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7 秒,为您找到 29922 个相关结果.
  • 10、产后血晕

    22岁 清早临盆,迄夜尚未分娩,举家惶惶号叫。我嘱其静卧,勿事慌张。开方四物汤加龟板五钱,服下至十时,产下一儿,比即不省人事。余令取秤锤,直炭火上煅红,以醋淬之,给产妇嗅,片刻即苏。次日大叫少腹疼痛。盖儿枕痛也。拟方失笑散加山楂,入酒煎服,痛乃止。三日后寒热大作,以为热入血室,服小柴胡汤全愈。
  • (10) 水突Shǔitū

    570 0001-01-01 《针灸学》
    [定位] 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解剖] 有颈阔肌,在甲状软骨外侧,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上腹的交叉点;外侧为颈总动脉;布有颈皮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发出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 [主治] 咽喉肿痛,咳嗽,气喘。 [配伍] 配天突治咳嗽、气喘。 [刺灸法] 直刺0.3~0.8寸。
  • 10.桑叶

    564 0001-01-01 《中医眼科备读》
    (1)桑叶、菊花 桑叶苦甘寒、菊花辛甘苦微寒,皆为疏风清热轻剂,相须为用,目病发痒流泪,风热邪轻者宜之。菊花有退翳功效,本药对亦常用于表层点状角膜炎。本药对可煎汤外洗,有止痒退赤作用。 (2)桑叶、黑脂麻 即桑麻丸。桑叶祛风邪,黑脂麻补精血,二者相伍,补中有散,散不伤正,补不滞腻,共治肝肾不足,风邪外侵之流泪证。本药对除具有止泪作用外,尚能明目,可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