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336530 个相关结果.
  • 补天丹

    916 0001-01-01 《中药方剂》
    《卫生鸿宝》卷六:补天丹 处方 龙眼(去壳,用肉连核烧有性,研末)1两,冰片2分。 功能主治 烟筒伤咽喉,及刀斧木石跌仆等伤。 用法用量 上吹,或点。 摘录 《卫生鸿宝》卷六 《丁甘仁家传珍方选》:补天丹 处方 麦饭石(醋煅7次)4两,煅鹿角(存性)4两,白蔹2两。 ...
  • 碧天丹

    705 0001-01-01 《中药方剂》
    处方 铜青15克 明矾12克 五倍子3克 白垩土3克 海螵蛸3克 薄荷叶1.5克 制法 上六味,俱为末,用老姜汁搅和为丸,如圆眼核大。 功能主治 主烂弦风眼。 用法用量 每次1丸,用淡姜汤150毫升泡开,以水洗眼弦,每日一次,连用三至四次。 摘录 《银海精微》卷下
  • 葛天民

    746 0001-01-01 《中医词典e~f~g》
    清初医家。字圣逸,一字春台。江都(今属江苏)人。精易学,通岐黄术,读书万卷,以探求天地阴阳之变化,五运六气之循环,人身之脏腑、经络、形色、脉息,调治之理等,撰成《医易》二十卷,《内经类疏》(附《难经》、《金匮要略杂病》)四十卷、《伤寒集注》十卷、《针灸图》四卷、《本草提要》四卷,但未见传世。卒年八十二。
  • 李天基

    774 0001-01-01 《中医词典k~l~m》
    清代医生。字嵩山,兴化(今属江苏)人。其父李朝光邑中名医,天基继其业,亦以医名。
  • 范天锡

    606 0001-01-01 《中医词典e~f~g》
    元代医生。字寿明。休宁(今属安徽)人。曾任郡医学提领。精通医术,善脉诊,用药不拘于古方,疗效甚佳。
  • 击天磬

    625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导引功法名。即叩右齿。《杂病源流犀烛》引《养性书》:“齿宜朝暮叩以集神。……若辟邪秽,叩右齿,名曰击天磬。”
  • 洪天锡

    626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清代医家。字吉人,号尚友山人。天津人。一说鸳湖(今浙江嘉兴)人。贡生,有文名。因其兄为庸医所误,遂学医,于瘟疫尤有体会,活人甚众。撰《补注温疫论》四卷(1784年)。又着《素问解》、《灵枢解》,惜未能传世。
  • 金天衢

    763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明代医家。字希瀛。浙江桐乡人。世医金少邱之孙。自幼颖悟,喜读书,十四岁患弱症,得吴门戈兰亭、武林王紫芝治愈。后随之习医,久而通医,尤以治疫症闻名。万历十三、十四年(1585-1586年)大疫,四方求治者众,应手即愈。曾荐太医院判,辞不赴。着《医学圣阶》、《医辨》等,均佚。卒年八十九。
  • 天泡疮

    603 0001-01-01 《中医词典t~w》
    病名。见《外科发挥》卷六。同名天泡疮者有两种不同之皮肤发泡性疾病。其一为多发于夏秋之间,小儿易患。多因暑湿之邪侵犯肺经不得宣泄,郁于皮肤而发泡疮。发病急骤。互相传染。初起者为潦浆水泡,界限清晰,皮薄而光亮,泡顶白而根基肤色红赤,破则外流滋水,痒痛并作,蔓延迅速,甚则化脓结痂,绵延不断。相当于脓疱疮病。治宜清热解毒利湿之剂,方用内服清暑汤,或黄连解毒汤,外用多...
  • 天丝打眼

    597 0001-01-01 《中医词典t~w》
    病名。《审视瑶函》:“此症谓风飏游丝,偶然撞入目中而病痛也,即今人呼为天丝打眼。”即飞丝入目证。应尽快冲洗眼睛,使异物得到清除。参见飞丝入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