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30098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拼音W)第一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4146
0001-01-01
《中医词典t~w》
五伤 五种病证名。即带下三十六疾中之五伤。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五伤者,一者穷孔痛,二者中寒热痛,三者小腹急牢痛,四者藏不仁,五者子门不正引背痛。” 五善 证名。指痈疽疮疡病程中出现的五种顺证。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五种顺证之出现是判断化脓性感染预后的重要依据,外科文献多与七恶或五逆之证相并论述。其内容为:动息自宁,饮食知味,一善也;...
(其他)第二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4742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症方发明》 书名。清·顾靖远撰。十一卷(即《顾松园医镜》卷六-十六)。作者博览前人方书,结合自己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着成此书。论述各科病证证治,剖析病情,介绍治法及治疗方剂颇详。并用医案举例,可供临床参考。现有抄本和《顾氏医镜》本。 《郑彤园医书四种》 医学丛书。二十二卷。清·郑玉坛撰。刊于1796年。本书包括《伤寒杂病心法集解》(附《医方合...
第二节 肝癌
724
0001-01-01
《中医内科学》
肝癌是以脏腑气血亏虚为本,气、血、湿、热、瘀、毒互结为标,蕴结于肝,渐成症积,肝失疏泄为基本病机,以右胁肿硬疼痛,消瘦,食欲不振,乏力,或有黄疸或昏迷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 肝癌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仅次于胃癌、肺癌。肝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1—50岁最多,...
第十章 体质先兆
559
0001-01-01
《中医疾病预测》
体质预报属超早期先兆,不同类型的体质对疾病有不同的易罹性,也即不同的体质和疾病有着特殊的亲和性。因此,从体质潜证可以打开一个发现早期先兆的突破口…… 中医历来重视禀质,早在2000多年前的《内经》,就对禀质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摄生等方面的意义作了精辟的论述。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对人体的气质、体形、禀性、肤色、态度都用五行理论进行了分类。《灵枢·通...
四、外科
1954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明代外科学在疾病认识、医疗技术改进及手术等方面,均有提高,出现了革新趋势,继元代之后,明代实行更为严格的医户制,这一制度虽不尽合理,但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疮疡、骨伤、刀而箭治疗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却有不少长处。 (一)外科著作数量增加: 明代外科著作,约有50种,其中有20余种至今仍是学习研究的参考书。综合反映了明代外科学的发展水平,这些著作中流传最广的是:《疮...
第二节 痞满
766
0001-01-01
《中医内科学》
痞满是由表邪内陷,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成的以胸脘痞塞满闷不舒,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病证。本证按部位可划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即胃脘部,故心下痞又可称为胃痞。本节主要讨论胃痞。 胃痞是脾胃肠病证中较为常见的病证,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胃痞在《内经》称...
九、临床药学科(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2262
0001-01-01
《医院药学》
(一)职责 1.做好病历、处方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从中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醒医师注意,以提高用药水平。 2.定期深入临床,与医师合作进行合理用药探讨。药师在临床直接了解病房用药情况、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等资料。参加查房与医师讨论有关用药方面的疑难总是,提出建议,并为临床第一线提供药物服务 3.开展治疗药物监测,通过血药浓度测定,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达到...
隋唐五代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4348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医事制度 隋文帝建立政权后,除改周之六官外,其制度多依前代之法。唐朝则多承隋制,“随时署置,多从省便”(刘昫等《旧唐书》卷42,志第22职官志,P1783,中华书局),仅有小的改动。五代十国时,政权更替频繁,典章多袭前代,无多创设。 隋唐医事制度,主要建立有三个系统; 为帝王服务的尚药局和食医; 为太子服务的药藏局和掌医 百官医疗兼教育机构的...
一、第一级预防
705
0001-01-01
《预防医学》
第一级预防是防止社会-心理因素长时期反复刺激并导致心理失衡的主要措施。培养比较完整的健康心理素质,提高应付危险因素的能力是预防心身疾病的基础。《内经》素问篇中提出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著名论点即反映了祖国医学很早就阐明了讲究心理卫生,加强自我保健的深刻意义,即在社会-心理因素刺激的情况下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仅注意躯体健...
《小儿药证直诀》
1277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书名。又名《钱氏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真诀》。三卷。宋·钱乙撰,由其门人阎孝忠编集。书成于1119年。是我国现存儿科专着中最早而且内容又较完整的一种。本书有仿宋刊本及清武英殿聚珍本二种。前者是原书的复刻本,后者是辑佚本,内容略有出入。卷上为脉证治法,共载小儿脉法、诊断、儿科五脏病、急慢惊风、疮疹、伤风、吐泻、咳嗽、疳积、虫癖、杂证等常见小儿疾病的诊候及方...
1..
«
61
62
63
64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