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9 秒,为您找到 204929 个相关结果.
  • 二、炼丹术与医药化学

    2184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炼丹术的兴起及其思想基础 炼丹术的产生至迟不晚于秦汉之际。有关专家对马王堆一号墓古尸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尸体组织内铅、汞含量超过正常人的数十倍至数百倍,根据组织内铅汞化合物结构与棺液中的化合物不同,以及铅、汞在各器官分布极不均匀的选择性蓄积现象,排除了体内高量铅汞系由棺液经皮肤渗入的可能性;另外尸体小肠内还有大量含汞物质残留,所以研究者认为:“口服...
  •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五 提要 太医局程文九卷   医家类 臣等谨案太医局程文九卷宋时考试医学之制也其命题有六一曰墨义试以记问之博二曰脉义试以察脉之精三曰大义试以天地之奥与藏府之源四曰论方试以古人制方佐辅之法五曰假令试以证候方治之宜六曰运气试以一岁阴阳客主与人身感应之理考宋史医学初隶太常寺元丰间始置提举判局设三科以教之曰方脉科鍼科疡科凡方脉以素问难...
  • 眼科学

    2746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西医眼科学的传入 1807年英国传道会派马礼逊来广州传教,1820年他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船医李文斯敦在澳门开设诊所,治疗内、外科疾病,兼治眼科疾病,西方医学传人中国之时,也是西医眼科传人之时。这是因为当时欧洲眼科施行白内障手术已较为成功,正好成为教会医生的医疗手段。182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眼科医生郭雷枢来华,在澳门首创眼科医院先后五年,治疗了众多患者,...
  • 二、内科

    4531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 肝胆病 病毒性肝炎 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中医中药对乙肝的治疗取得了突出成就。首先表现在对本病病机的认识,有许多学者提出湿困、阴虚矛盾论、痰瘀互阻论、阳气主导论等新概念。对其辨证治疗,则认为气滞血瘀和肝肾阴虚两证多见。治疗其较难解决的病机是湿困与阴虚的矛盾。 对治疗乙型肝炎的单方单药的研究,目前较为深入的有五味子、山豆根、大黄、丹参、三七等。在...
  • 第四十九章 医院药学科研(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533 0001-01-01 《医院药学》
    一、概述 药学科研是整个医院的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生气、有成效、多样化的医院药学科研工作,可以影响和推动其它方面医院药学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科发展水平,药学科开展科研和技术革新是提高药剂质量,满足临床需要的重要途径。 在卫生部颁发的《医院药剂管理办法》中第二十条与二十七打对医院药学科研工作做出了如下规定: (一)药学科9部或处)应积极开展以下科学研究...
  • 隋唐五代临床医学的发展(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519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内科发展学 (一)伤寒 隋唐五代时期有关伤寒等外感疾病和伤寒学说的理论与实践,与此时期中医学整体发展相一致,具有总结、提高的特点。病因、病证及治法、方药,各方面的认识都较为广泛而丰富,且有新的进展。 1、伤寒的概念、病因与预防 《诸病源候论》并列提出伤寒、时行、温病、热病、疫疠五类范畴,各自独立成篇分别论述其病因和不同证候。在此之前,《时后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