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1180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麻黄加知母汤
…西》上册
伤寒
无汗 发汗解表,清热生津 麻黄加知母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衷中参西》上册。具有发汗解表,清热生津之功效。主治
伤寒
无汗。 处方 麻黄4钱,桂枝尖2钱,甘草1钱,杏仁2钱(去皮,炒),知母3钱。 功能主治
伤寒
无汗。 用法用量 先煮麻黄5-6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1茶盅,温服。复被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各家论述 方中用麻黄之性热中空者,直走太…
新加三拗汤
…订通俗
伤寒
论》 主治风伤肺、寒伤太阳,头痛恶寒,无汗而喘,咳嗽白痰 宣上发汗 新加三拗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重订通俗
伤寒
论》。具有宣上发汗之功效。主治风伤肺、寒伤太阳,头痛恶寒,无汗而喘,咳嗽白痰。 歌诀 新加三拗麻杏桔,薄荷芥穗及生甘;金橘饼一蜜枣,上焦发汗肺宜宣。组成 带节麻黄六分,荆芥穗二钱,苦桔梗、苏薄荷各一钱,金橘饼一枚,苦杏仁一钱半,生甘草五分,大蜜枣一枚。功用 …
还魂丸
…《古今录验》
伤寒
四五日,及数年诸癖,结坚心下,饮食不消,目眩,四肢疼,咽喉不利,壮热,脾胃逆满,肠鸣,两胁里急;飞尸鬼注邪气,或为惊恐伤瘦,背痛,手足不仁,口苦舌燥;天行发作有时,风温不能久住,吐恶水 还魂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卷一引《古今录验》。主治
伤寒
四五日,及数年诸癖,结坚心下,饮食不消,目眩,四肢疼,咽喉不利,壮热,脾胃逆满,肠鸣,两胁里急;飞尸鬼注邪气,或为惊恐伤瘦,背痛,手足…
三仁承气汤
…订通俗
伤寒
论》 胃燥脾约,液枯便闭 缓下脾脏结热 三仁承气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重订通俗
伤寒
论》。具有缓下脾脏结热之功效。主治胃燥脾约,液枯便闭。 处方 大麻仁9克(炒香)松子仁9克(研透)小枳实4.5克(炒香)大腹皮6克 光杏仁9克(勿研)生川军3克(蜜炙)油木香1.5克 猪胰(略炒)3克 功能主治 治胃燥脾约,波枯便闭。 摘录 《通俗
伤寒
论》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玄参升麻汤《活人书》
…咽喉肿痛。①《活人书》:
伤寒
发汗吐下后,毒气不散,表虚里实,热发于外,身斑如锦文,甚则烦躁谵语。喉闭肿痛。②《准绳·幼科》:痘疹后,余毒咽喉肿痛。③《杏苑》:冬时瘟疫应寒而大温抑之,身热,头疼,咽痛。④《简明医彀》:温毒发斑。 《医方集解》:清咽散斑 玄参升麻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活人书》卷十八。具有《医方集解》:清咽散斑之功效。主治热毒发斑,咽喉肿痛。①《活人书》:
伤寒
发汗吐下后,毒气不散,表虚…
金不换正气散
…相搏,痰停胸膈,以致发寒热。②《良朋汇集》:四时
伤寒
,瘟疫,时气,头痛壮热,腰背拘急,山岚瘴气,寒热交征,霍乱吐泻,脏腑虚寒,下痢赤白,及出远方不服水土者 脾气,消痰饮 金不换正气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理例》。具有脾气,消痰饮之功效。主治①《外科理例》:疮,脾气虚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以致发寒热。②《良朋汇集》:四时
伤寒
,瘟疫,时气,头痛壮热,腰背拘急,山岚瘴气,寒热交征,霍乱吐泻,脏腑虚寒…
姜桂六君子汤
… 水煎服。 摘录 《症因脉治》卷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姜桂六君子汤组成 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干姜,肉桂。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寒气呕吐。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彤园妇人科》:“痢止疟不止,用姜桂六君子汤。”原方选录《症因脉治》:“寒气呕吐之治,散寒温胃,理中汤、姜桂六君子汤,甚者四逆汤,若
伤寒
呕吐,另具…
黄芩饮子
…黄柏2两,大青1两,苦竹叶2两。 制法 上细锉,和匀。 功能主治
伤寒
,心肺烦热,口疮烂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两,以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温含冷吐,每日3度用之。 摘录 《圣惠》卷十一 《外台》卷三十七引薛侍朗方:黄芩饮子 处方 黄芩2大两,栀子仁2-7枚,干葛2大两,芒消半大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服石之后觉大热,不得通泄。 …
紫霜圆
….麸炒.别研)五十枚,巴豆(去皮.心.出油.炒研)三十粒。 炮制 上合研匀,汤浸?正饼,圆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 治乳哺失节,宿滞不化,胸腹痞满,呕吐恶心,便利不调,乳食减少。 又治
伤寒
温壮,内挟冷实,大便酸臭,乳食不消,或已得汗,身热不除,及变蒸发热,多日不解,因食成,先寒后热。 用法用量 儿生三十日外,可服一圆,一岁至三岁并服二圆至三岁,乳汁送下,米饮亦得,微利为度,亦不…
加减小柴胡汤
…集》卷三
伤寒
二三日,胃腑为寒热所困,饮食入口,少顷即吐者 加减小柴胡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探骊集》卷三。主治
伤寒
二三日,胃腑为寒热所困,饮食入口,少顷即吐者。 《云岐子脉诀》: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 柴胡(去苗)黄芩各30克 地骨皮 人参 知母 半夏(制)茯苓各15克 炙甘草9克 白芍药24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治恍偬惊悸。 用法用量 每服30克,加生姜…
1..
«
62
63
64
65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