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120178 个相关结果.
  • (一)核酸探针的常用酶促标记技术

    1.缺口平移 该技术由Kelly等于1970年创立。其原理是首先用DNA酶在双链DNA探针分子的一条链上制造一些缺口(nick ),缺口处会形成3’—羟基末端,这时再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的催化下将核苷酸残基加在3’-羟基上,同时,根据大肠杆菌酶DNA聚合酶I的5’→3’核酸外切酶活性,此酶将缺口5’侧核苷酸依次切除。其结果是在缺口平移(nick tr-a...
  • 第四节 支气管常见疾患(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491 0001-01-01 《放射诊断学》
    一、支气管阻塞性疾患 (一)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emphysema) 继发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支气管小气道(主要为呼吸细支气管)管壁破坏,粘膜肿胀、纤维化或痉挛等,产生不完全阻塞,由于活瓣作用,能吸入空气而不能完全呼出,致使由该支气管所分布的肺泡过度充气而逐渐终至破裂,形成阻塞性肺气肿。使正常肺结构被不规则的气腔代替,肺弹...
  • 三、DNA聚合酶

    早在1956年Kornberg等就从大肠杆菌提取液中发现了DNA聚合酶,并且得到了DNA聚合酶Ⅰ纯品。DNA聚合酶Ⅰ是由分子量为109000的一条多肽链构成,此酶可被枯草杆菌蛋白酶分解为两个片段,一个片段分子量为76000,有聚合酶活性,并有3’→5外切酶活力,即Klenow片段(Klenow fragment)。另一个片段分子量为34000,具有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