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7 秒,为您找到 190209 个相关结果.
  • 卷二 第三十一证 可汗不可汗歌

    549 0001-01-01 《伤寒百证歌》
    脉浮唯宜以汗解。春夏用之何足怪。(仲景云。脉浮宜以汗解。又云。大法。春夏宜汗。)风若伤卫属桂枝。寒伤荣血麻黄快。(仲景云。风则伤卫。寒则伤荣。伤卫属桂枝。伤荣属麻黄。二药虽均曰发汗。自有浅深也。)项强KTKT葛根汤。心间水气青龙对。(仲景云。项背强。KTKT者。用麻黄葛根汤。心下有水气者。小青龙汤主之。)少阴亦可微发汗。附子麻黄泄其外。(仲景云。少阴病。得之...
  • 卷九 烦躁

    508 0001-01-01 《伤寒论纲目》
    (附怫郁) 【纲】仲景曰。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 若发汗。则躁。心愦愦而谵语。若加烧针。心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 心中懊。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目】成无己曰。内热曰烦。谓心中郁烦也。外热曰躁。谓气外热躁也。内热谓有根之火。故但烦不躁。及先烦后躁者。皆可治。外热为无根之火。...
  • 卷十三·太阴经症 汗后寒热不解

    506 0001-01-01 《伤寒论纲目》
    【纲】仲景曰。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目】朱肱曰。太阴症发汗后。根据前寒热者。须看脉如何。若浮数。或洪大。则表症犹在。再表可也。如桂枝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之类。医人为见已汗。或已下。而发寒热。不敢再表。误矣。 盖脉浮为在表。表之必愈也。 李中梓曰。或表邪未尽。或邪传里。或邪气乘虚内客。故虽汗而病仍在也。 张从正曰。脉浮。病在表也。即已经发...
  • 卷下 杂疗方第二十三

    (按以下三篇。二注本。及朱氏。亦不载。) 【柴胡饮子方】 按药以贴称。宋以上所罕见。(说见于先教论撰医剩中。)药滓再煮。见陶氏本草序例。然仅系于诸补汤所用。 【长服诃黎勒丸方】 本草。图经。引张仲景云。长服方。诃黎勒。陈橘皮。浓朴。各三大两。捣筛。蜜丸。大如梧子。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 【三物备急丸方】(千金。三味各等分。曰。右皆须精新。多少随意。...
  • 1176 0001-01-01 《金匮要略心典》
    徐序 今之称医宗者。则曰四大家。首仲景。次河间。次东垣。次丹溪。且曰仲景专于伤寒。自有明以来。 莫有易其言者也。然窃尝考神农着本草以后。神圣辈出。立君臣佐使之制。分大小奇偶之宜。于是不称药而称方。如内经中所载半夏秫米等数方是已。迨商而有伊芳尹汤液之说。大抵汤剂之法。至商而盛。 非自伊芳尹始也。若扁仓诸公。皆长于禁方。而其书又不克传。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