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1180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救汗回生汤《辨证录》
…卷一 冬月
伤寒
五六日,吐泻后又加发汗,气喘不得卧,发厥者 救汗回生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一。主治冬月
伤寒
五六日,吐泻后又加发汗,气喘不得卧,发厥者。 组成 人参三两,当归二两,柴胡二钱,白芍一两,陈皮五分,甘草一钱,麦冬五钱。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冬月
伤寒
五六日,吐泻后又加发汗,气喘不得卧,发厥者。方义 此救坏病之一法也。人见人参之多用,未必…
来苏散
…各一两。芍药(半两),麻黄(去节)、陈皮(去白),各一两半。黄芪(蜜水浸一宿.炙)一分。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解利四时温疫,
伤寒
,身体壮热,头痛憎寒,项脊拘急,浑身疼痛,烦渴闷乱,大小便涩,嗜卧少力,全不思饮食,及诸气疾,五劳七伤,山岚瘴疟,寒热往来等疾,并皆治之。 常服和顺三焦,辟瘴气,进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热服,不拘时候。 …
李根汤
…摘录 《千金》卷五 《
伤寒
总病论》卷二:李根汤 处方 半夏半两,桂枝1分,当归1分,芍药1分,黄芩1分,甘草1分,人参1分,茯苓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3片,甘李根白皮1团,如鸡子黄大,煎8分,通口服,1日3-5次。 摘录 《
伤寒
总病论》卷二 《活人书》…
九宝散《苏沈良方》
…》:时下感冒,头重鼻塞,或流清涕,或作咳嗽。3.《洪氏集验方》:小儿因
伤寒
邪,不曾解利,致成远年嗽 温宣肺气,化痰平喘 九宝散,中医方剂名。出自《苏沈良方》卷五。具有温宣肺气,化痰平喘之功效。主治1.《妇人大全良方》:感风伏热,一切咳嗽喘急。2.《易简方论》:时下感冒,头重鼻塞,或流清涕,或作咳嗽。3.《洪氏集验方》:小儿因
伤寒
邪,不曾解利,致成远年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
玄参升麻汤
… 玄参、升麻、甘草(炙)、各三钱。 功能主治 治
伤寒
失下,热毒在胃,发斑,甚则烦躁谵语。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玄参升麻汤 处方 玄参 升麻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化斑。治
伤寒
发汗吐下后,毒气不散,表虚里实,热发于外,身斑如锦纹,甚则…
坎离互根汤
…西》下册
伤寒
,或其肾经素有蕴热,因有伏气之热激发之,则其热益甚,以致心肾皆热, 其壮热充实于上下 坎离互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衷中参西》下册。主治
伤寒
,或其肾经素有蕴热,因有伏气之热激发之,则其热益甚,以致心肾皆热,其壮热充实于上下。 处方 生石膏3两(细末),玄参1两,生淮山药8钱,甘草3钱,野台参4钱,鲜白茅根6两(洗净,切碎),生鸡子黄3枚。 制法 先将茅根煎三四沸,去滓,…
小橘皮汤
…60克 生姜120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治太阳中暍,手足冷而呕哕者。 用法用量 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四次热服,热呷之。 摘录 《
伤寒
总病论》卷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小橘皮汤组成 橘皮四两,生姜八两。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干呕哕,手足厥冷方。重要文献摘要 《医方类聚 校点本 (第…
加味补阴丸
… 《
伤寒
全生集》卷四:加味补阴丸 处方 熟地、生地、麦冬、五味、当归、川芎、白术、黄耆、黄柏、知母、白芍、山药、砂仁、茯神。 制法 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伤寒
愈后,心血不足,阴虚发热,四肢无力,倦怠,眼昏耳聋,神气不宁,或夜梦遗精,或作寒热盗汗,饮食无味,不生肌肉,身体羸瘦,面色青黄。 用法用量 盐汤送下。 冬月,加干姜;梦遗,加牡蛎、蛤粉、琐阳;腰腿骨酸无力,加虎胫…
羌活附子散《活人书》
…半两,干姜二钱,加羌活、茴香各半两,木香一钱,为散,每服二钱,入盐一字,水煎微温服。”《永类钤方》:“脉:紧细。病证:吐利后,胃虚寒,面青,手足微冷。治:《济生》羌活附子散、柿蒂汤,又柿蒂煎汤咽苏合香丸,《三因》丁香散,《活人》橘皮干姜汤。”《玉机辨症》:“《活人》云:咳逆者,仲景所谓哕是也,胃寒所生。
伤寒
本虚,攻其热必哕。又云:
伤寒
大吐下之,极虚后极汗出者,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橘皮干…
理中圆
…炼蜜为圆,每一两作一十圆。 功能主治 理中焦不和,脾胃宿冷,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醋吞酸,口苦失味,怠惰嗜卧,全不思食。 又治
伤寒
时气,里寒外热,霍乱吐利,心腹绞痛,手足不和,身热不渴,及肠鸣自利,米谷不化。 大病新瘥,多睡不止,及新产内虚,皆可服之。 常服温脾暖胃,消痰逐饮,顺三焦,进饮食,辟风、寒、湿、冷邪气。 用法用量 每服一圆,食前,…
1..
«
64
65
66
67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