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1920 个相关结果.
  • 益气养阴汤

    …昏耳鸣,口苦口干,舌苔薄黄,脉细数。临床常用于鼻咽癌放疗期间证属热毒蕴结,气阴两虚的病证。 处方 炙甘草15克,黄芪15克,党参12克,生地12克,麦冬12克,茯苓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郁金10克,佛手10克,生姜6克,大枣5枚。 功能主治 益气养阴。主气阴两虚。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杨百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益气养…
  • 黄胖丸

    …具有杀虫之功效。主治黄胖,上逆动气或下血,眩晕不能行步者。 《名家方选》:黄胖丸 处方 铁砂10钱(醋煮后水洗),蕨粉10钱,硫黄8钱,枯矾2钱。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黄胖,上逆动气或下血,眩晕不能行步者。 用法用量 日服1-2钱半,以酒送下。 摘录 《名家方选》 《续名家方选》:黄胖丸 处方 铁砂100钱,葛根12钱,…
  • 加味香连丸

    …。 摘录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医统》卷三十六引《祁门》:加味香连丸 处方 黄连40两(去毛净,10两锉如豆大,用吴茱萸5两泡去苦水,煎汤2碗,泡黄连同茱萸,干去萸,用连炒赤色。又以10两用好酒炒赤色。又以10两醋炒赤色。又以10两童便炒赤色),广木香10两(锉),石莲肉5两,肉豆蔻2两5钱(面包煨)。 制法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冷热…
  • 甘菊花汤《圣济总录》

    …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一〇四八。主治风毒冲眼,赤眼。 组成 甘菊花、地骨皮各一两(30g),升麻一两半(45g),黄连(去须)、茯神(去木皮)、葳蕤、防风(去叉)、木通(锉)各二两(60g)。用法用量 1、古代用量: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加竹叶十片,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一日三次。2、现代用量: 粗捣筛,每服10g。竹叶10片,水煎,去渣,食后温服,日3。…
  • 金粟丹

    …1两,草龙胆1两,厚朴(生姜汁制)1两,好朱砂(细研,水飞)1两,青黛(研)1两,干蟾5枚(涂酥炙焦黄),夜明砂(微炒)半两,诃子皮(微炮)半两,蝉壳半两,川黄连(冬用)2两,(夏用)1两,(上为细末),麝香(研)半两。 制法 上药一处拌匀,用炼蜜一半,白面糊一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腹大疳瘦,如吃泥土,泄利不调。 用法用量 每服10粒,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
  • 快膈丸

    …,去瓤,晒干称)1斤(用生姜10两,去皮,洗净,切片,同橘皮捣碎晒干,再以生姜6两切片,再捣,微炒,入后药),半夏曲(炒)4两,藿香(去土)4两,丁香皮4两,厚朴(去粗皮,姜制,炙)3两,天南星(汤泡7次)2两,茯苓(去皮)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胃虚弱,不美饮食,痰涎上壅,胸膈不快,及酒食所伤。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生姜、紫…
  • 两生汤

    处方 肉桂2钱,附子1钱,熟地2两,山茱萸1两。 功能主治 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食之一日至3日而尽情吐出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1剂而吐减半,再剂而吐更减,连服4剂则吐止矣,服10剂而全愈也。 各家论述 此方水火两旺。脾胃得火气而无寒冷之虞,得水气而无干涩之苦,自然上可润肺而不阻于咽喉,下可温脐而不结于肠腹矣。 摘录 《辨证录》卷五
  • 立止哮喘烟

    … 处方 曼陀罗花1两5,火消1钱,川贝1两,法夏8钱,泽兰6钱,冬花5钱。 制法 上为细末,用老姜1片,捣烂取汁,将药末合匀,以有盖茶钟1只,盛贮封固,隔水蒸1时久,取出,以熟烟丝10两和匀,放通风处吹至7-8成干(不可过干,恐其易碎)时,贮于香烟罐中备用。 功能主治 哮喘。 用法用量 每日用旱烟筒或水烟袋如寻常吸烟法吸之,哮即渐次痊愈。 摘录 《外科十三方…
  • 龙脑青葙丸

    …两,人参1两(去芦头),车前子1两,白茯苓1两,芎藭1两,羌活1两,细辛1两,天麻1两,防风1两(去芦头),石决明1两(捣细,研,水飞过),黄耆(锉)1两,牛黄半两(细研),旋覆花3分,麝香1分(细研),曾青半两(烧过,细研)。 制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肝脏风虚,时多冷泪,眼目昏暗。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后煎羌活汤嚼下。 …
  • 瘰疬神膏

    …穿山甲5两,陈皮3两,肉桂1两,木鳖子肉1两,大蜈蚣10条,象皮1两,黄柏5两,黄芩5两,川连1两,白花蛇1两,祈艾1两,金银花4两。 制法 香油3斤浸半月,夏五日,春、秋十日,火熬至黑色,去滓,再熬,又下乳香、没药、儿茶、呶竭、密陀僧(俱为末),各1两搅匀,候温,入麝香1钱,搅入水中,去火气。 功能主治 各种瘰疬。 用法用量 摊贴。甚效。 注意 忌一切发物并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