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4 秒,为您找到 16307 个相关结果.
  • 辽夏金元药物学和方剂学(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5482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药物学 与宋代明显不同,辽夏金元时期药物学著作的撰著者大多不是医官儒臣,而是临床医生。他们根据临床实际和用药需要,进行药性理论的总结和探讨,试图找出一条以简驭繁、由博返约的途径。 (一)对药性理论的探讨总结 1、药物归经学说的初步确定: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位(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金元时期归经学说逐渐确立。成为药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龋齿(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主症 牙体被蛀蚀成洞,洞呈白垩色、黑褐色。轻者可无症状或稍有疼痛;重者牙痛时发时止,遇冷热刺激疼痛加剧,痛不可忍,涕泪俱出,夜不能眠。 病因病机 平素口腔卫生不良,食物残渣塞于牙缝间隙,或过食甘甜,嗜食膏梁厚味,则胃腑积热,上冲于口齿之间,湿气乘之,湿热相搏不散,困结口齿,郁久生腐,渐致牙体蛀蚀,形成蛀洞,伤及牙体而痛。如《景岳丛书》:“虫痛者...
  • 西医的传入和成长(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6487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西医的传入 近代西方医学发展概述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建立了人体解剖学。这既表明一门古老的学科在新的水平上复活,又标志着医学新征途的开始。 17世纪实验、量度的应用,使生命科学开始步入科学轨道,其标志是哈维发现血液循环。随着实验的兴起,出现了许多科学仪器,显微镜就是其中之一,...
  • 23 肥胖(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71 0001-01-01 《临床营养学》
    23.1 前言 肥胖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疾病。本章所论之肥胖系单纯性肥胖(simple obesity),是一种多见于生活条件较好的人群中的营养不良性疾病。这种营养不良性疾病,主要不是由于营养缺乏,而是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它的特点是:机体脂肪和脂肪组织过多,超过了正常生理需要,并有害于身体健康。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由于经济状况下,食物...
  •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 关于幽门螺杆菌 Hp是革兰氏阴性的螺旋菌。它生存于胃肠道粘液中,氧化酶阳性,不能代谢糖类和微量需氧,此外尚具有更多的特征:如极强的尿素酶活性和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细胞的主要脂酸为四葵酸(10:0)与顺9:10甲烯辛葵酸和极少量已葵酸(16:1);在体内生长必须有血红素等。电镜下Hp直径约0.7nm,长6nm,无轴丝,有清晰的细胞壁,表面光滑,有4~...
  • 第四章 药膳

    608 0001-01-01 《老年百病防治》
    药膳,是以天然的中药材为基本原料,按照医学理论,经过特殊的加工炮制,配成处方,再与特定的食物组合,进行烹调,制成膳食菜肴。 药膳具有食物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其中涵药物之性,蕴食物之味,不但食之可口,色香味美,还能防病于未然,治病于悄然,令人老当益壮,生命之树常绿。 中国药膳,本着“医食同源”的原则,配方极其严格,补勿过偏,攻勿太猛,必须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
  • 震颤麻痹

    688 0001-01-01 《老年百病防治》
    震颤麻痹,在医学上又称为帕金森氏综合征,是一种以肢体震颤、肌肉强直和运动迟缓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此病好发于50~60岁之间的中、老年人,男性多发于女性,起病缓慢,逐渐发展。震颤麻痹病变部位主要在大脑,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原发性震颤麻痹,另一类为震颤麻痹征候群。 [发病原因] 本病致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脑组织变...
  • 卷一上经

    864 0001-01-01 《神农本草经赞》
      丹沙   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为 。生山谷。   符陵上药。首纪丹巴。凝真调气。御魅驱邪。液孳金 。光灿朱霞。宜家寿考。廖井澄华。   名医曰。生符陵。魏志传注。嵇康采御上药。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李 碑。凝真牝谷。张 诗。饥渴惟调气。左传。以御魑魅。齐民要术。以驱百邪。管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