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0
秒,为您找到
32113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现代医学不像大多数人认知的那么昌明
5571
0001-01-01
《人体使用手册》
十八世纪,西方发现了细菌,随后发明了抗生素,一举控制了瘟疫。从此奠定了西医权威的地位,同时也将西医的发展走向以微观证据为主的方向,所有医学的技术都朝向微小世界去寻找答案。为了在这个微小世界里找答案,因此发展出愈来愈精密的各种设备,这些设备的愈来愈进步,使人们也觉得医学愈来愈进步了。 经过了近两百多年的发展,到了二十世纪末,在解剖学上,对于人体的各个部份,似...
(拼音S)第八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436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时行嗽 病名。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所致的咳嗽。以相互传染、流行一地为特点。证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气急,状如伤冷热,连咳不已。初得病,即伏枕,一二日即轻。治用参苏饮、败毒散、人参饮子、一服散等方(见《证治要诀·咳嗽》)。参见天行嗽、咳嗽条。 时行伤寒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三。即时行寒疫。详该条。 时行戾气 病因学名词。指与四时气候相关...
(拼音T)第六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4061
0001-01-01
《中医词典t~w》
提插行气 针刺行气法之一。指用提插手法来加强和控制针感传导方向的方法。《针灸大成》:“徐推其针气自往,微引其针气自来。”又:“推之则前,引之则止。”推指插针,引指提针。 提插补泻 针刺补泻法之一。指针刺得气后以针上下进退的快慢和用力的轻重来分别补泻的方法。《难经·七十八难》:“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意指插针为补,提针为泻。后世医家在...
观手辨病(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507
0001-01-01
《百病自测》
一、观手色 皮肤的颜色是与皮肤的营养状态、皮下组织、血管等情况密切相关,手与手掌部皮肤颜色也能反应皮肤、皮下组织以及皮下血流情况的状态,所以观手色有其一定的医学意义。 正常人的手部颜色是鲜艳的,手掌部呈淡红色或粉红色,润泽光亮,富有弹性,色调均匀。人手的颜色也有规律性的变化,如年青时,手掌颜色鲜艳,血运丰盈,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颜色、色泽度逐渐在增浓,直...
羊髓
797
0001-01-01
《本草百科》
《中药大辞典》:羊髓 拼音注音 Yánɡ Suǐ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牛科动物山羊 或绵羊 的骨髓 或脊髓 。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性味 《别录》:"味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 益阴补髓,润肺泽肌。治虚劳羸弱,肺痿,骨蒸,咳嗽,消渴,皮毛憔悴,痈疽,疮疡...
第二节 临床应用(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669
0001-01-01
《物理诊断学》
一、适应症及检查项目 超声图像是人体脏器及组织结构的声学图像,这种图像与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而且有一定规律性。但是目前的超声图像尚不能反映组织学及细胞病理学特征。因此,在诊断工作中,必须将超声图像与解剖、病理及临床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判断,才能作出正确结论。 (一)适应症: 超声可以检查软组织及其脏器的疾病,包括肝、胆囊、脾、胃、肠、肾、肾...
针灸资生经第一
1508
0001-01-01
《针灸资生经》
针灸资生经第一 偃伏头部中行十穴 偃伏头部中行十穴 神庭一穴。在鼻直入发际五分。灸二七壮。止七七壮。岐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 性轻。多即伤。惟宜灸七壮。止三七壮。禁针。针即发狂。忌生冷鸡猪羊酒面动风等物。 明堂云:举火之时。忌热食。不宜热衣。 上星(自此以下。不言一穴。)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陷中。(明堂云。容豆是。)以细三棱针之同。甲乙经、热穴论...
六、神经系统检查法
752
2023-11-28
《中医骨伤科学》
六、神经系统检查法 六、神经系统检查法 (一)感觉 感觉有深浅两种。深感觉包括震动觉、压觉和位置觉等。检查时将病人𧿹趾置于背屈或蹠屈位,看病人是否能辨别出来(位置觉)。用音叉放在髌骨或内踝处来测定其震动觉。 浅感觉包括触觉、痛觉和温觉。检查触觉一般用棉花或毛笔,检查痛觉时可以用针刺,检查温觉时可将热水(40°〜50℃)和冷水(5°〜10℃)分别放在...
南藤
921
0001-01-01
《本草百科》
《中药大辞典》:南藤 拼音注音 Nán Ténɡ 别名 丁父、丁公寄(《别录》),丁公藤(《本草拾遗》),石南藤(《本草图经》),搜山虎(《滇南本草》),风藤(《纲目》),蓝藤(《植物名实图考》),巴岩香(《分类草药性》)。 出处 《开宝本草》 来源 为胡椒科植物湖北胡椒 或绒毛胡椒 的带叶茎枝 。8~...
慢性肝炎案
666
0001-01-01
《名师垂教》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刘兴志 患者,男,34岁,干部,四川人。罹患慢性乙型肝炎10余载,肝功时有波动,近2年以来ALT持续上升,HBsAg始终阳性。经常感觉腹胀肠鸣,纳谷不馨,食油腻胃中不舒,偶有恶心,喜热饮食,怕食生冷。两胁隐痛不适,精神疲倦,不耐烦劳,大便溏泄,腰酸腿软,性欲低下。患者曾多方医治效果不显,痛苦万状,方来求诊。询之,曾服清热利湿、解毒降酶...
1..
«
66
67
68
69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