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399313 个相关结果.
  • 经行身痛

    551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多因经期感受外邪,营卫失调;或血虚筋脉失养,或瘀血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所致。感受外邪者,症见经行时或经行前后身体疼痛而胀,发热恶寒,若无汗者为表实,宜祛寒解表,方用麻黄四物汤;若身体疼而不胀汗出者,为表虚,宜调和营卫,方用桂枝四物汤;若无表症而身痛者,为血脉壅滞,宜疏通血脉,方用四物汤加羌活、桂枝;若在经行之后或失血过多血...
  • 经水涩少

    547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即月经过少。详该条。
  • 经水全白

    548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病证名。见清·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经来白色。详该条。
  • 经水否涩

    544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三“妇人瘀血”篇。指因冲任气虚,经水蓄聚,或产后恶露不尽,复为风冷所乘,冷则血凝,结为瘀血。瘀血不去,结积脐腹,发为经水否涩不通,面黄肌瘦,腰腹重痛,烦渴憎寒等,治宜通经活血化瘀,方用桃仁汤水煎加芒硝冲服。
  • 经逆赤肿

    548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病证名。指因经闭上逆而两目赤肿。《张氏医通》卷八:“女人逆经,血灌瞳神,满眼赤涩者,乃血热经闭,过期不行,则血逆行于上。如有胬肉,切不可钩割,只用四物加行气破血通经药,经行则血翳自退,势甚,必加酒大黄下夺其势,去火所以存阴。”
  • 经来未尽腹痛

    544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一半余血未尽,腹中作痛,或发热或不热,乃气血俱实也。宜服红花当归汤(红花、当归、牛膝、苏木、枳壳、三棱、莪术、赤芍、芫花),破其余血,而热自止。”参见气滞痛经、血瘀痛经、寒湿凝滞痛经等条。
  • 手厥阴经别

    529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十二经别之一。《灵枢·经别》:“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即该经别从手厥阴心包经的渊液穴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中,分别连属上、中、下三焦,上循喉咙,出耳后,在耳后完骨(颞骨乳突)下与手少阳三焦经汇合。
  • 手厥阴心包经

    538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循字据《甲乙经》卷二及《素问·藏气法时论》王注补)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即该经起于胸中,出来归属于心包,贯穿横膈,联络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
  • 明堂灸经序

    547 0001-01-01 《普济方·针灸》
    夫玄黄始判。上下爰分。中和之气为人。万物之间最贵,莫不禀阴阳气度。作天地英灵象圆穹。足模浓载。五脏法之五岳。九窍以应九州岛。四肢体彼四时。六腑配乎六律。瞻视同于日月。呼吸犹若风云。气血以类江河。毛发比之草木。虽继体于父母。悉取象于乾坤。贵且若斯。命岂轻也。是以立身之道。济物居先。保寿之宜。治病为要。草木有蠲 之力。针灸有劫病之功。欲涤邪由。信兹益矣。夫明堂者...
  • 《金匮玉函经》

    金匮著作。八卷。系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的古传本之一。1066年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与宋本《伤寒论》同时刊行。共内容与宋本基本相同,但体例编次不同。其中卷一为证治总例;卷二-四为痓、湿、暍、辨脉、六经病、厥利、呕哕、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等病证;卷五-六为汗、吐、下、灸刺、水等治法的“可”与“不可”及热病阴阳交并生死证;卷七-八共收载方剂1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