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57
秒,为您找到
13332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二)四时发病规律
1301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二)四时发病规律 (二)四时发病规律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1);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2);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3);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4);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5)。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6)。故春善病鼽衄(7),仲夏善病胸胁(8),长夏善病洞泄寒中(9),秋善...
(拼音T)第一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367
0001-01-01
《中医词典t~w》
屠用仪 清代医家。字羲曜。荆溪(今江苏宜兴)人。诸生。聪颖过人,好吟脉,喜抚琴,尤精医,延请者门庭若市。一产妇,两月后,抱婴儿弃于水中,救归,询之,知其家贫、妇病,无力乳养,并愈其病,且出资相助。着《三疟得心集》。 屠鹏 南宋医家。字时举。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撰《四时治要》一卷,专论时疾、疟痢、吐泻、伤寒诸证,已佚。 屠锦 清代医家...
4.16叶天士治积聚案
1095
2023-11-28
《名医医案选读》
4.16叶天士治积聚案 4.16叶天士治积聚案 王 骑射驰骤①,寒暑劳形,皆令阳气受伤。三年来,右胸胁形②高微突,初病胀痛无形,久则形坚似梗,是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盖经络系于脏腑外廓,犹堪勉强支撑,但气钝③血滞,日渐瘀痹,而延癥瘕④,怒劳努力,气血交乱,病必旋发⑤,故寒温消克⑥,理气逐血,总之未能讲究络病⑦工夫。考仲景于劳伤血痹诸法,其通络方...
胃痛慎用辛香温燥
806
0001-01-01
《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余昔年读清代贤宿之书,每见胃痛慎用香燥之戒,初未介意,实亦未识真蒂所在。及至临证渐多,阅历稍广,方知深契病机,必自实践经验中来。如《程杏轩医案续录》治“秀翘兄肝气犯胃作痛案”云:“肝为将军之官,脏刚性急。医投辛香温燥,希图止痛,肝阴被劫,怒木益横,冲胃为呕,此肝为受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医多药杂,胃气益伤。”吴达《医学求是》亦曰:“世之称肝气胃气痛者,每用香...
序
2297
0001-01-01
《王旭高临证医案》
临证医案,非古也。古人视病不立案语,但书方药。自宋设医学科命题考试医生,取其学问高等者,入太医局。 自后医生诊病,相沿先立案语,后书方药,但随作随弃,无有辑之者。如宋之许知可、张季明,明之薛立斋、陈维宜、孙文垣,以及国初喻嘉言、徐大椿辈,虽有医案类,皆因治疗效验,笔诸于书,其文乃记事,非临证也。良以病多转变,方难一定,恐泥学人眼目,故作者恝置之。然余谓医之...
第三节 论治
2341
2023-11-28
《临证程序》
第三节 论治 一、立法 二、选方 三、遣药 四、医嘱 五、随访 第三节 论治 论治阶段,是依据辨证的结论,来论证治疗方针、原则、步骤,选择针对性很强的治法,优化出最佳的方药或治疗技术。它包括立法、选方、遣药。 一、立法 立法,包含三个层次的概念。①法则:是指导治疗的基本原理,如调和阴阳、治病求本、扶正或袪邪、逆治或从治等。其下再分治则...
痰哮
694
0001-01-01
《中医词典t~w》
病名。指哮证以痰浊壅盛为其主要病理者。《证治汇补·哮病》:“哮虽肺病,而肺金以脾土为母,俾脾气溷浊,则上输浊液尽变稠痰,肺家安能清净?所以清脾之法尤要于清肺也。”叶天士认为:“痰哮……大概以温通肺脏、下摄肾真为主,久发中虚,又必补益中气,其辛散苦寒、豁痰破气之剂,在所不用。此可谓治病必求其本者矣。”(《临证指南医案·哮》)治宜清肺化痰,或用温肺、益脾、摄肾治...
1..
«
5
6
7
8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