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5
秒,为您找到
265629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阴阳二痫
611
0001-01-01
《证治准绳·幼科》
阳痫初作时,病先身热螈 ,惊啼叫啖而后发,脉浮者为阳痫,乃急惊也,内在六腑,外在皮肤,为易治。若病先身冷,不惊 ,不啼呼,而作脉沉者为阴痫,乃慢惊也,此病内在五脏,外在骨髓,剧者难治。〔曾〕阳痫者,因感惊风三次发搐,不与去风下痰则再发,然三次者,非一日三次也,或一月、或一季、一发惊搐,必经三度,故曰三次,所谓惊风三发便为痫,即此义也。其病,主身热自汗,两目上...
(一)阴阳总纲
2214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一)阴阳总纲 (一)阴阳总纲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1),万物之纲纪(2),变化之父母(3),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4),治病必求于本(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讲解〕 本文论述阴阳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是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本源,因此,也是医学所必需遵循的原则。 (1)“天地”,指自然界,“道”,法则或规律。“天地之道”,是说...
一、阴阳学说
1779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一、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 从哲学的观点来讲,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具有对立统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和不断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这一认识,主要来自人们长期对各种自然变化现象的观察与认识,特别是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天文、气象、历算方面的成就,为确立这一自然法则奠...
加味阴阳散
501
0001-01-01
《中药方剂》
《囊秘喉书》卷下:加味阴阳散 别名 赴筵散 处方 川连3g,干姜3g,生蒲黄3g,儿茶、青黛。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 敷之。 摘录 《囊秘喉书》卷下 《寿世保元》卷六:加味阴阳散 处方 黄连、干姜、青黛、孩儿茶各等分。 ...
阴阳互根
661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阴阳学说术语。系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之一。即阴阳互相依存,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医贯砭·阴阳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阳学说多以互根的观点说明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在生理上或病理上的相互联系。
阴阳俱溢
665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脉学术语。阴,寸口脉;阳,人迎脉;溢,充盈,满溢。人迎脉与寸口脉俱洪盛如溢,为邪盛正衰,病势进展。《灵枢·终始》:“人迎与寸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
二、阴阳失调
1043
0001-01-01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失调,是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运动失常的概括。由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也必须通过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所以,阴阳失调又...
大补阴阳汤
490
0001-01-01
《中药方剂》
处方 黄耆3钱(蜜炙),白术1钱半,益智仁1钱半,山药(炒)1钱半,当归(去尾)2钱,熟地2钱,益母草2钱,牡蛎(煅,研粉)3钱,甘草(炙)1钱,白芍(酒炒)1钱,干姜(炒)6分。 功能主治 产后气血两虚,遗尿莫禁。 用法用量 生姜、大枣为引。速进2-3剂。或加附子7分,以助药力。 摘录 《会约》卷十五...
1..
«
5
6
7
8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