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4 秒,为您找到 414 个相关结果.
  • 解毒清肠汤

    …查询平台: 解毒清肠汤组成 白头翁30g,秦皮20g,黄柏12g,黄连16g,白芍30g,白术30g,苍术12g,云苓30g,猪苓16g,篇蓄16g,山药30g。用法用量 每日1剂,水煎服。功用 清热解毒,健脾燥湿。主治 慢性结肠炎。运用 本方以大便质稀,日3-5次,带红白粘液,伴腹痛,下坠,纳差乏力,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为诊断要点…
  • 木香流气饮《外科正宗》

    …利气;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气行则血行;紫苏、防风祛风散邪;半夏燥湿化痪;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消肿;黄芪、大枣、甘草、生姜健牌益气。诸药合用,共委行气活血,燥湿祛痪,散结消肿之功。运用 诊断要点:复胀肢肿,遍身走性作痛。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续治肌肉深部脓肿、颈淋巴结结核等疾病属痰湿凝结、气血阻滞者。重要文献摘要 《杏林真传》:“丛XX,男,58岁,92年5月21日来诊。患者于5月…
  • 增液解毒汤《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增液,清热解毒。 主治 剥脱性皮炎,红皮症。 方义 生地、元参,麦冬、石斛、花粉、沙参养阴增液。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鳖甲、龟板滋阴潜阳。丹参、赤芍凉血。甘草清热解毒。 运用 本方以常起大水疱,发热久不退,舌红绛,苔光剥为诊断要点。 加减化裁 配合外治。如见水疱,疱破后糜烂渗掖,每日用生地榆30-60g,煎水300-500ml,待凉用纱布5-6…
  • 参芪地黄汤

    …6g,黄芪、熟地、山药各15g,茯苓、丹皮、山茱萸各9g。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枣10枚,水煎服。功用 益气养阴,滋肾健脾。主治 脾肾不足,气阴两虚。运用 诊断要点为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低热倦怠,手足心热,短气易汗,舌偏红少苔,脉沉细或细数无力。临床常用于脾肾不足,气阴两虚。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杂病犀烛》:“参芪地黄汤,人参6克,黄芪、熟地、…
  • 烂弦散

    …忌用。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烂弦散组成 炉甘石一两,黄连一钱,黄柏一钱,蔓荆子一钱,菊花一钱。用法用量 将上药熬水冲甘石,澄清,干后以艾叶七十个熏之,装瓶内。香油调搽,抹眼患处。功用 清热除湿,退赤止烂。主治 烂弦风,红眼眶。运用 诊断要点:睑弦红赤溃烂,痛痒并作,眵泪胶粘,睫毛成束。…
  • 揭毒散

    …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揭毒散组成 大黄一两(45g),朴消一两五钱(60g),白及七钱(30g)。用法用量 上为末。井水调,外敷。功用 治疮疡焮肿。主治 热性肿毒。运用 诊断要点:疮疡局部掀热,肿胝疼痛。临床常用于治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亦治扭挫伤。重要文献摘要 《证治准绳》:“揭毒散:大黄一两半,白芨一两,朴硝二两。上为末。用…
  • 石皮汤

    … 生石膏30克,生地15克,丹皮9克,知母9克,黄芩9克,银花9克。用法用量 每天1剂,分2次服(水煎温服)。功用 清泄胃热,解毒消肿,祛瘀止痛。主治 牙槽脓肿。方义 方中石膏、知母、黄芩清泄胃热;银花解毒消肿;生地、丹皮滋阴降火。全方合用共奏清泄胃热,解毒消肿,祛瘀止痛之效。运用 诊断要点:畏寒、发热、牙龈红肿跳痛或伴有面颊部轻度肿胀。加减化裁…
  • 疏通饮

    …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疏通饮组成 青皮、官桂、木香各一钱(3g),当归、香附、红花、山楂、桃仁各二钱(6g)。用法用量 酒煎,空心服。功用 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主治 因感暴怒以至经闭者。运用 1.本方以腹部刺痛难忍,带下绵绵,奇臭难闻为诊断要点。2.临床常用于慢性宫颈炎属气滞血瘀者。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丹台玉案》:“疏通饮。…
  • 萝卜牙皂散《医学从众录》

    …轻重加减,鸡鸣时温酒送下,姜汤下亦可,后服金匮肾气丸调理。2.现代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3g,随病轻重加减,鸡鸣时温酒送服,姜汤也可,后以金匮肾气丸调理收功。功用 行气化瘀,除胀消臌。主治 五臌。运用 本方以臌胀为诊断要点。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医学从众录》:“萝卜牙皂散。治五臌神方。萝卜子(用巴豆十六粒同炒)四两,牙皂(煨,去弦)一两五钱,沉香五钱,枳…
  • 益血汤

    …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益血汤组成 人参3g(或党参10g),白术、龟甲胶(烊化)、鹿角胶(烊化)、阿胶(烊化)、陈皮、木香、当归、白芍、甘草各6g,肉桂2g,龙眼肉9g,大枣10枚。用法用量 水煎,去渣取汁,分2次温服,每日一剂。功用 温补气血,健脾益肾。主治 再障气血两虚证。运用 诊断要点:体倦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面色苍白或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