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3 秒,为您找到 32113 个相关结果.
  • 环跳穴

    1677 0001-01-01 《针灸穴位》
    环跳,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枢中、髀枢、髌骨、髋骨、分中、髀厌、钚铫、环铫。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在臀大肌、梨状肌下缘,内侧为臀下动、静脉,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直刺2-3寸。 名称 环跳穴别名 枢中...
  • 羌 活

    1118 2023-11-28 《本草备要讲解》
    羌 活 羌 活 〔原文〕辛苦性温,气雄而散,味薄上升。入足太阳 膀胱。以理游风,兼入足少阴、厥阴 肾、肝。气分。泻肝气,搜肝风,小无不入,大无不通。治风湿相搏,本经头痛。 同川芎,治太阳、少阴头痛。凡头痛多用风药者,以巅顶之上,唯风药可到也。督脉为病,脊强(1)而厥(2), 督脉并太阳经。刚痉柔痉, 脊强而厥,即痉证也。伤寒无汗为刚痉;伤风有汗为柔...
  • 脑肿瘤

    良性脑肿瘤是一种颅内组织的异常增生,但不是癌。恶性脑肿瘤是颅内的癌,有可能由邻近组织浸润,也可由身体其他部位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脑。 几种类型的良性肿瘤,可以在脑内生长。根据其来源的特殊细胞命名为:许旺细胞瘤来源于形成神经鞘的许旺细胞;室管膜瘤来源于室管内壁脑内表面的细胞;脑膜瘤来源于脑外表面的脑膜组织;腺瘤来源于腺细胞;骨瘤来源于颅骨;血管母细胞瘤来源于血...
  • 卷下

    1104 0001-01-01 《针灸易学》
    卷下 三寻穴 寻穴歌 金针奥妙素称奇,按经详推夫何疑。十二经中十五络,金水木火土不移。奇经八脉阳阴跷,虚用补法指里转,实行泻法指外驰。或补真阳元气复,或泻余邪病即离。诚能晓得个中妙,天下归仁称上医。 卷下 三寻穴 井荥俞原经合横图(聚英) 井荥俞原经合横图一 井荥俞原经合横图二 五脏包络无原穴,六腑有原穴。五脏包络木、火、土、金、水,六腑金、水、木...
  • 卷七 经络(五)

    541 0001-01-01 《类经图翼》
    [卷七\经络(五)] 足太阳膀胱经穴 膀胱经穴歌 足太阳经六十三,睛明、攒竹曲差参。五处、承光接通天,络却、玉枕、天柱边。大杼、风门引肺俞,厥阴、心、膈、肝、胆居。脾、胃、三焦、肾俞次,大肠、小肠、膀胱如。中膂、白环皆二行,去脊中间二寸许。上、次中复下,会阳须向尻旁取。还有附分在三行,二椎三寸半相当。魄...
  • 二、外科

    2580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外科到隋唐五代时期得到很大发展,首先在国家的医学管理体制中,已有外科之专门设置,外科与骨伤科已一分为二,同时更有多种专门著作留传于世,专科医家的成长比前代也有所发展。外科医疗技术、手术水平以及理论探索等均有提高。 (一)外科专门机构的设置与作用在隋唐太医署下,属于外伤科范围的骨伤科在此期被划入按摩科,关于医系下的疮肿科,即是以治疗化脓性感染为重点内容的普通...
  • 痿证

    914 2023-11-28 《中医儿科学》
    痿证 痿证 小儿痿证是由湿热之邪所致肢体筋脉弛缓的病证。临床以抬举、握持、起坐、行走、蹲站等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日久肢体瘫痪废用,甚至肌肉痿缩为主要特征。因下肢痿较多见,故亦有称为“痿躄”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10月多见。任何年龄均可罹患,但一般以5〜10岁发病率最高。 本病的发生,大多数起于湿热病之后,亦有部分患儿,出生之后随年龄...